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 财务管理战略
摘要:财务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管理系统,其战略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深刻理解公司治理结构,进而科学确定财务管理战略,对于优化公司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探讨着手,具体分析利益相关者治理下影响财务管理战略的利益集团,从而阐述了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财务管理战略。
一、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探讨
公司治理结构是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而形成的,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高层经理三位一体的权力结构及制衡关系成为早期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以公司“成员”的构成范围为标准,人们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理论模型。
(一)以股东主权为基础的单边治理理论
公司作为一个法人团体,必须具备人和物两个基本要素。但早期的公司理论定义公司时,将公司理解为一个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组成的联合体,只有股东才是公司成员,公司的权利只能在他们之间分配。
(二)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多边治理理论
公司作为一种有效率的契约组织,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联合起来而达成的一种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并且叫做“公司”的契约关系网络。公司不仅仅是一个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组成的联合体,更重要的是,它在本质上是充当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之间契约关系的联结点。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当代发展
(一)股东的主权地位已经动摇
自20世纪后期以来,物质资本的价值和重要性逐步下降,知识、技术等“精神力量”正在各方面超过物质资本的力量呈上升趋势。由于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以及物质资本“经济地位”的变迁,必然要求扩大雇员在公司中的法定权利,并让他们参与公司治理,在此过程中,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固有权利必然会被限制或剥夺。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股东本位的公司理念和以此为基础的公司治理结构都已经开始动摇。 大学排名
(二)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度日益得到认同与重视
在“企业的契约性质”这一理论推动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公司是一个由不同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经营者在以公司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时,除了要考虑股东的利益外,还应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受到他们的监督。同时,随着经济增长对技术以及技术创新的依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而非物质资本。因此,作为人力资本所有者的雇员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增强。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管理战略的内在联系
财务管理战略是企业理财活动依据的计划安排,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笔者认为,影响财务管理战略的利益集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所有者
所有者对企业理财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来进行的。从理论上讲,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必须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表决,企业经理和财务经理的任免也由董事会决定。因此,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有重大影响。
(二)企业债权人
债权人把资金借给企业后,一般都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便按时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因此,债权人必然要求企业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并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
(三)企业职工
企业职工包括企业经理人和一般的员工。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有权分享收益。同时,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联,当企业失败时,他们也要承担风险。因此,在确立财务管理战略时,必须考虑职工的利益。
(四)政府
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各种公共服务,必然要分享企业收益,要求企业依法纳税,对企业决策也会产生影响。政府经常通过诱导的方式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