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结构和实践技能培养方式
2017-08-15 01:29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结构和实践技能培养方式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 特色 能力结构 校内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 特色 能力结构 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
摘要:本文从连锁经营管理的特色出发,探讨了连锁经营管理的能力结构,着重剖析了连锁经营所要求的职业技术能力,进而引发了对高职高专连锁经营管理课题的改革的呼声,在课程改革中加大实践实训的学时,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筹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一、连锁经营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的现实偏差
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现代商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据国际连锁零售店发展的经验,人均收入超过300美元时,连锁店即可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已接近小康水平,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422元,比上年增长了7.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936元,比上年增长了6.8%,连锁店在我国的发展已具备条件,近几年,连锁零售业在我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特大和部分大城市中。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小城市也将成为连锁企业新的发展空间。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整个“十五”期间,全国连锁企业门店数达到10万个,销售额达到7000亿元,年均递增约35%,占全社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0%,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连锁企业达到20户,销售额在20-50亿元的连锁企业达到40户。由此可见以连锁经营为核心的现代流通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我国连锁经营人才培养却相对落后。
一般而言,新开一个连锁店需要人员从数十人到几百人不等,而且要高中低各层次人才配备齐全,可见,我国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更有甚者,按照我国的入世承诺,我国已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国际连锁业巨头加快了拓展我国市场的步伐,这些国际连锁业巨头进入我国后一般都采用本土化的人才战略,比如沃尔玛每在中国开一家分店,就会给当地带来500个以上的机会,沃尔玛早期都是从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等地高薪聘请中层以上管理人才到中国,但近年来却开始在中国本土
招聘管理人员,这就是他们的人才本土化策略。近年来外国连锁业巨头用高薪从本土连锁业挖走人才的现象经常发生,使得原本就很紧缺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变得更为炙手可热。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综上所述,从我国连锁经营迅速发展的现实及未来发展空间、国外连锁企业人才本土化的实际来看,我国连锁经营人才的需求规模巨大,而我国连锁经营人才培养现状却与企业对连锁经营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我国连锁经营起步较晚,对零售学和连锁经营有研究的教授学者少,双师型人才更少。师资的严重不足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僵化,使得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严重滞后。作为一所以培养国际通用商务人才为办学方向的高校的教师,感到有必要对原有的教学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探讨面向21世纪的连锁经营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
二、连锁经营管理的特色和能力结构
1、连锁经营管理的特色
连锁经营的三大核心技术是商品采购技术、物流配送技术和信息技术。其中商品采购技术包括交易制度、业务流程、商品策略、定价方法、促销手段的制定等在内;物流配送技术包括总部配送、社会配送、配送中心配送等不同配送模式条件下的配送方案制定和执行;信息技术包括POS技术、数据分析技术、连锁经营技术等等,这些都是特色极为浓厚的经营管理技能。可见,连锁经营在知识与技能上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比传统流通业更高、更专的要求,形成了连锁经营管理的一大特色是:起点高,科技含量大。为了让掌握连锁经营的核心技术,就要改革传统教学那种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出来后,企业用不上、留不住,成了压缩型的本科教育的牺牲品。为此,在连锁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就要发扬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优良传统,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