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领导者的经济建设思想精
2017-08-16 02:38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领导者的经济建设思想精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领导了经济建设,不仅有力
摘要: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领导了经济建设,不仅有力地支持了红军的战争,而且成功解决了当地百姓的吃饭问题,本文分析了毛泽东、邓子恢、张闻天和刘少奇几位领导者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思想的精髓。
关键词:井冈山;中央苏区;经济建设;思想精髓
一、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精髓
毛泽东的经济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两点:
1.深入分析了经济建设与战争的关系,并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撰写的著名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文章就谈到了“经济问题”,“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的问题。……每天除粮食外的五分钱伙食费都感到缺乏,……边界党如不能对经济问题有一个适当的办法,……,割据将要遇到很大的困难。这个经济问题的相当的解决,实在值得每个党员注意。”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提出了苏区经济建设的指导性的原则问题,即个党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建设。毛泽东批评了只忙于战争,而不去做经济的思想,他认为如果不进行经济建设,革命战争的物质条件没有保障,人民在长期的战争中就会感觉疲惫。他进一步阐述,“工农群众如果对于他们的生活发生不满意,这不是要影响到我们的扩大红军、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吗?所以,这种以为革命战争环境不应该进行经济建设的意见,是极端错误的。”毛泽东还进一步指明了经济建设对革命战争的强有力的支持,他说到:“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的打击”。毛泽东认为进行经济建设可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从而获得战争的力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933年8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的报告就明确指出,“经济建设在今天不但和战争的总任务不能分离,和其他的任务也是不能分离的。”毛泽东也强调:“革命战争是当前的中心任务,经济建设事业是围绕着它的,是环绕着它的,是服从于它的。……忽视革命战争,离开革命战争去进行经济建设,同样是错误的观点。”解决了怎样正确处理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关系的问题,为苏区的经济建设确立了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
2.不仅发展农业和工商业,而且坚持同时发展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1928年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边界的经济,是农业经济”。他对农业生产十分重视,以发展农业为首。因此,他组织红军、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组织耕田队,进行农田建设等等,积极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就成为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毛泽东在全苏二大政府报告中指出,“在目前的条件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的第一位,……森林的培养,畜产的增值,也是农业的重要部分。”发展农业生产就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毛泽东在解决了1928年的《土地法》暴露出来的问题后,1929年4月他亲自主持制定的《兴国土地法》,1931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加强春耕的意见》中明确了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在毛泽东的影响下,中央苏区中央政府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实施和落实使中农思想得到稳定,使富农保持了中立,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中央苏区农业的发展。
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开办红色圩场,设立公卖处,开展贸易活动,进行反经济封锁斗争。并且,宣布了“买卖公平”的纪律,“保护中小商人利益”的政策。在中央苏区,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毛泽东一直关注工商业的发展,在毛泽东的努力下,苏区政府制定了《工商业投资条例》规定了“私人资本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境内自由投资经营工商业”的保护工商业的原则,从而为中央苏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