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观念建构在经济行政中的利用范文
2017-08-18 04:15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观念建构在经济行政中的利用范文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观念建构 经济行政 道德文化 摘要
关键词:观念建构 经济行政 道德文化
摘要:观念建构经济社会并且直接影响经济社会中行为体的行为。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影响行为体的观念来影响行为体的行为,从而调控整个国民经济。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培养行为体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文化方式来进行经济行政。
对经济领域进行调节已经成为当代政府的重要职能。在经济行政中,主体是政府,客体是整个经济体系。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家调控的理论和实践中,对经济进行调节的手段有很多,这里探讨利用社会自身的建构作用来调节经济关系。在这个问题展开以前,必须规定我们进行讨论的三个理论前提。一、研究的经济体系必须是成型的市场经济体系;二、承认政府有调节经济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三、假设政府是超越于经济社会之上的,除了公共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设置理想化的经济模型可使我们讨论的问题简单化。
一、经济社会的建构方式
经济社会是由无数市场行为体构成的,有数不清的企业和家庭。这些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庞大的经济体系。关于经济体系的建构方式,经典
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它是一个由无数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和家庭组成的简单物质结构,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这种认识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它的合理性在于使经济理论简单化、体系化和科学化。但是,在具体的经济研究中还需要认识到其他因素对经济关系的影响。
(一)法律或
政治建构。政府与经济体系是一个上下的等级结构,政府的法律或政治行为处于支配性的地位。法律或政治通过对所有权、公平交易、反垄断、控制外部性等规定和维护社会治安、保证人民福利、维持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政策,以权威的形式来对经济社会进行建构。在国家政权日益深入经济生活的今天,这种建构方式越来越明显。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物质建构。经济体系中的行为体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有生存、发展的需要,这是整个经济体系存在的基础物质。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行为体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在经济体系中与其他行为体展开竞争,建构经济体系的物质结构。这种建构方式最为传统,也是最为基础的,其他建构方式发挥作用离不开它的基础性作用。
这里利益的建构以行为体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为基础。行为体的行为是受物质利益支配,同时也是受限于自身物质力量的,受限于行为体自身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说,整个经济体系是按各个行为体的物质力量来排列的。
(三)观念建构。这里的观念建构不是指按照一种理想去构建一个体系,而是描述一种状态。经济社会的行为体在竞争、合作等交往过程中,基于自身利益、公共利益、社会缺陷和人道主义等产生和发展的各种伦理道德、社会理论和未来设想等等构成共有观念或文化。这些共有观念或文化自行为体中产生同时又对各个行为体产生影响,影响行为体对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对利益的认识和判断,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从而建构行为体的利益、行为,建构整个经济体系。我们探讨观念的建构作用,其根源在于从人出发,重视人本身在经济生活中的意义,通过人来影响经济生活中的行为体。可以看到,经济社会是个多重建构的结果。经济社会的建构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种,一是政府通过法律和依法实施的政策来建构。本文仅研究社会自身,不对此研究。二是经济社会自身的物质、观念建构。由于物质经济因素是目前流行的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经济学界对此的研究已经很多了,在此不再研究。本文只研究观念对经济社会的建构,通过研究经济社会的观念建构过程,从而探索利用影响社会观念来调控整个国民经济。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经济社会的观念建构过程
经济社会建构行为体,行为体互动建构经济社会,这是一个互构的过程。经济行为体的观念和行为是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在经济社会交往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