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简析奥林匹克运动性别平等化趋势的社会学透视(2)

2017-08-28 01:02
导读:1.4新闻媒体报道上的性别平等化趋势 奥林匹克运动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和传播媒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现代奥运会的前50年里,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新

  1.4新闻媒体报道上的性别平等化趋势
奥林匹克运动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和传播媒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现代奥运会的前50年里,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新闻媒体对妇女参与体育运动的报道存在种种偏见和歧视。洛杉机业余体育联盟曾对洛杉机名列前茅的体育新闻作过六周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90%的广播时间和报道是关于男性的话题,5%是关于妇女的,3%则是谈论中性话题。可见,新闻媒体对男性、女性的报道是极不平等的。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和经营妇女体育的广告商也正在觉醒,那种男女运动员不平等的报道现象也逐渐消失。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收看本届女子比赛的电视观众已占有总人数的50%,创下了观看女子体育人数的最高记录。由此可见,妇女体育已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女子体育地位提高了。
  1.5领导管理层次上的性别平等化趋势
从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到1981年,国际奥委会没有一个女性委员。第一个进人国际奥委会工作的是法国人莫尼尔·贝利乌,她在1962年被任命为国际奥委会新闻秘书,但她一直都只是以雇员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奥委会里。在她之前,国际奥委会还是清一色的男人堡垒。1980年萨马兰奇上任后就致力于支持和鼓励妇女进人国际奥委会的领导机构工作,于1981年接纳了来自芬兰和委内瑞拉的两位妇女为第一批国际奥委会女委员,到1990年又有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和列支敦士登的5名女性进人奥委会。如今,在已有113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女委员就有14位,占了总数的12.4%,其比例还将继续增加。其中美国妇女L·德弗兰茨还当选了国际奥委会的副主席,同时还任国际奥委会妇女与体育工作组的主席。值得一提的是,为雅典赢得2004年奥运会举办权的雅典奥申办主席芝安娜是奥运申办史上第一个获得成功的女性。可见,妇女在国际奥委会的领导机构显示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影响奥林匹克运动性别平等化的社会因素
一个世纪以来,妇女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现了“男女并驾”的局面。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诸多因素,值得我们不断总结和探讨研究。
  2. 1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一个时代的女性观念总是与那个时代的文化紧密联系的。在古希腊,负责保卫城邦的男人们主宰着社会生活,他们享有特权而妇女们没有。古代奥运会把妇女拒之门外,既不准参加也不准已婚妇女观看,违者处以死刑,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证。既然古希腊妇女在政治上或保卫城邦中没有地位,她们也就不在体育场所参加锻炼,也不参加公众的体育比赛,只有男子才有权参加奥运会。妇女参加现代奥运会,这是近一百年来,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教育等方面上解放的结果。
从世界范围内来讲,现代妇女解放运动启始于60年代中期的美国,不过最初的女权活动家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体育运动上,直到70年代以后,妇女参加体育运动才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一个关注点。思想解放的巨大影响深人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人类文明杰出的奥林匹克运动,与妇女体育的交流和融合就成了必然趋势。
  2. 2妇女自身价值的取向更新
妇女自我价值的觉醒及对体育的追求促使越来越多的妇女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并逐渐认识到体育是实现健身、娱乐、交际等多种功能的一种实践。而奥林匹克运动强调的又是“以竞技运动为基础,促进人类身心的健身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体育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思想。大量事实证明了妇女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对自己的形态、机能以及各种能力是大有益处的,而且妇女的健康水准还直接牵涉到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体质。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角度讲,体育运动已不只是单纯追求个人身心健康的手段,还是增强道德意识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 3妇女文化意识的变化
上一篇: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局限性(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