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会计风险与控制方法探讨

2017-08-27 06:32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会计风险与控制方法探讨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论文关键词]会计风险;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论文关键词]会计风险;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论文摘要]会计风险源于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会计制度的灵活性以及会计信息所具有的经济后果。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会计制度的灵活性增加了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难度;会计信息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如果被企业管理层所利用,很容易出现集团会计舞弊,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所以,进行会计风险控制,不仅要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还应当加强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内部监督体系建设。

2001年下半年,以安然、世通等为代表的美国系列财务舞弊案以及以银广夏、郑百文等为代表的我国本土企业财务丑闻相继暴光,以企业管理层为主体的会计舞弊风险凸现出来。2002年美国国会批准了《萨班斯法案》,2004年美国COSO发布了《风险管理—整体框架》。2008年6月,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暑、银监会和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全面实施,并鼓励非上市公司自愿执行该规范。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会计理论界研究的主题之一就是如何防范日益突出的会计风险,特别是管理层舞弊风险,以保护企业投资者利益。

一、会计风险的类型

目前理论界对会计风险大多是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来定义的。会计风险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错报,而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错误决策的可能性。会计报表错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制度性会计报表错报,由会计确认、计量标准和方法的可选择性导致的会计报表错报;二是技术性会计报表错报,即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的业务素质所限或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发生专业判断失误或计算操作等错误而导致过失性会计报表错报;三是舞弊性会计报表错报,即采用欺骗性手段进行会计处理导致的会计报表错报。与会计报表错报的三种类型相对应,会计风险也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会计制度风险

会计制度风险源于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不确定会计环境认识能力的不足。会计系统内部各环节在发挥作用时由于受法律、假设、原则、制度等的约束而存在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风险。会计工作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的,这些约束条件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时这些约束也会给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带来较大风险。

会计制度风险源于会计环境的多变性,以及与这种多变性相适应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的可选择性。但是,相对于多变的经济环境,再多的会计政策选择也不可能完全如实地反映企业各种交易和事项(特别是金融工具创新和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的本来面目。会计信息的效用总是与其用户的期望存在差距。会计信息用户的期望会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因用户的知识水平、个人偏好不同而有差异。从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角度看,会计错报是一种“常态”,会计风险只可控制,不可避免。

2.会计技术风险

会计技术风险是指会计人员在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由于对会计准则、制度的理解偏差所导致的风险,它主要受会计人员业务水平高低的影响。会计技术风险往往会产生于会计人员的无意识之中。

会计人员只要依法取得了执业证书,就表明在该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但能否继续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如果会计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根本无法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因此,根据目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原则,如果会计人员缺乏足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而从事会计专业服务,应当构成为一种欺诈行为。

3.会计舞弊风险

会计舞弊风险源于会计信息具有影响资源和利益分配的能力。因为在会计准则或制度规范下的会计信息不是抽象的数字,在这些数字背后代表的是不同的经济利益,即所谓的会计具有经济后果。会计经济后果指的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包括对公司财务报告的授受者的影响;对‘搭便车者”的影响,即在财务报告公开后,那些并不是公司法定财务报告的接受者,可以无代价地取得公司财务报告信息;对报告公司自身的影响,如报告公司为了取得市场的正面评价,而选择使得财务报告更‘漂亮”的经济行为。

上一篇:试析对黄自作品研究的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