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中金属夹和注射针的应用研(2)
2013-06-12 01:03
导读:2结果 本组100例中,50例进行了切除前预防性注射肾上腺素溶液,其中仅9例为有蒂息肉,无蒂息肉或宽基底息肉占82%,而50例未注射组中32例为无蒂或宽基底
2结果
本组100例中,50例进行了切除前预防性注射肾上腺素溶液,其中仅9例为有蒂息肉,无蒂息肉或宽基底息肉占82%,而50例未注射组中32例为无蒂或宽基底息肉占64%。预防性注射组中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而未注射组中术中出血2例,术后便血5例经镜下放置钛夹止血停止,另一例术后持续左下腹痛6小时,经补液抗感染症状消失。考虑为肠壁穿透性损伤或微穿孔。具体数据与统计值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情况、
出血和穿孔的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目前已经普遍认为,结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较为密切,其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可达2.9%9.4%[3]。结肠息肉切除一般是安全的,国内报道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09%,国外报道术后出血率为0.2~3%,穿孔率0.5~3%[4],过去认为直径大于2.0cm息肉为内镜治疗禁忌症,因切除后的溃疡可深入达肌层甚至浆膜层易发生穿孔及出血。且无蒂多为绒毛管状腺瘤,癌变率高。1987年Sivak的专著中提出在切除残端注射肾上腺素溶液可以止血。近来有人对176例直径3cm的息肉行内镜下切除,无蒂的分块切除术后仅少数病例出血[5],且经内镜下止血经成功。
采用注射针和金属夹,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经过注射一定量的溶液,能够在息肉的基底部产生容积性压迫效应,注射后使肠壁粘膜层抬高形成一层水垫,对肠壁深层组织起到隔离作用,而肾上腺素还能够起到很好的血管收缩效果,因此能够有效防止出血及穿孔。而金属夹准确夹闭切除创面,类似于外科手术的缝合术,创伤较小,同样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我院50例采用注射针和金属夹的患者,在经过肾上腺素注射后,病灶能够充分暴露出来,再进行金属夹夹闭切除残端,效果十分明显。其广基息肉占比多,而发生出血例数少,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而我们认为,使用金属夹和注射针对止血和术后穿孔的预防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潘琦.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292例分析[J].当代医药, 2009, 16 (25):128
[2]杜桂清. 结肠息肉278例临床病理分析 [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0, 35 (2):188-189
[3]李宇,农春燕,吴立平等. 内镜下金属夹在消化道出血 中的治疗作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6):456-457
[4]陈隆典,王金茹,徐肇敏.大肠息肉摘除前注射肾上腺素溶液的效果观察[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3):161-162
[5]楼良平,王哲人.内镜下注药后摘除消化道广基息肉[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5(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