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2)
2013-06-19 01:10
导读:三、切口感染 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很少发生,但切口感染可明显增加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率。 1.原因:未严格按无菌术操作,手术操作粗暴,组织
三、切口感染
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很少发生,但切口感染可明显增加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率。
1.原因:未严格按无菌术操作,手术操作粗暴,组织损伤大或其它感染灶存在。与乳房手术相关因素:皮瓣坏死裂开,皮下积液、积血。
2.预防:(1)注意引流情况及体温变化。(2)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素。(3)局部理疗,酒精湿敷,如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
四、出血
乳房切除术出血不多见,发病率1%~4%.
1.原因:活动小出血点未认真止血,较大血管结扎不牢,术前行化疗或使用激素及其他原因致凝血机制障碍。
2.预防:使用电刀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对腋窝部及较大血管止血不宜用电刀,应行结扎或缝扎;手术结束前术区冲洗后再次全面止血。
五、腋窝血管神经结构的损伤
乳腺癌根治术中腋窝组织清除为手术关键,因此对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应小心操作避免损伤。
1.腋静脉损伤:手术操作粗暴,用力牵拉。在层次不清的情况下用锐器分离。结扎腋静脉分支时过分牵拉。若腋静脉已损伤,可将血管远近端阻断后用5~0损伤血管线缝合裂口或行端端吻合。
2.肋间臂神经损伤:解剖腋窝时切断肋间臂神经或术后瘢痕牵拉。术中仔细操作避免损伤,若不影响手术尽可能不予切断。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六、患侧上肢水肿
乳腺癌根治术后50%~70%的患者发生同侧上肢淋巴水肿,但只有10%的患者较严重并影响功能。
1.原因:(1)手术后淋巴引流障碍。(2)术中静脉损伤导致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3)术后积液,感染,放疗均可加重淋巴管的闭塞及破坏。(4)术后上肢损伤,感染引起淋巴管炎。(5)上肢静脉化疗引起静脉炎。(6)手术造成交感神经纤维损伤。(7)日晒,高温,过分活动。(8)腋部加压包扎过紧影响上肢静脉回流。(9)术后放射。(10)合并高血压或肿瘤复发。
2.预防:(1)手术操作尽量轻柔,尤其是保护也静脉和头静脉不受损失。(2)腋淋巴结清除不宜超过腋静脉上缘。(3)避免高温,上肢损伤感染及过多日晒。(4)早期上肢和肩部活动。(5)术后不宜包扎过紧,避免切口积血,积液,皮瓣坏死及感染。(6)对中度及重度水肿可行按摩,弹力绷带包扎,适当用利尿剂并低盐饮食。
七、瘢痕挛缩影响肩关节活动
1.原因:患者为瘢痕体质,因贫血,低蛋白,糖尿病等时切口延期愈合;切口选择不当造成瘢痕挛缩影响肩关节活动。
2.防治:(1)切口尽量不选择在肩关节及腋窝处。(2)操作轻柔减少组织损伤,预防感染,纠正全身状态。(3)术后早期行上肢功能锻炼(术后2周开始)。
对以形成明显瘢痕可行理疗,按摩,瘢痕内注射泼尼松龙促进瘢痕软化吸收。
八、气胸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1.原因:胸壁止血时,用尖的止血钳向肋间夹出血点时刺破胸膜,电凝火花太大损伤胸膜。
2.防治:在处理胸肌附着点应先钳夹后切断,以避免血管回缩强行止血损伤胸膜,对较大血管出血避免用电凝止血;用电刀切割胸肌附着点要慎重。若术后发现气胸,常需用胸腔闭式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