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医诊疗耳目眩运网(2)

2013-07-11 01:19
导读:脉舌征也是实火为患之征。 治则:清热泻火。 处方:中药: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大黄、枳壳。凉膈散(《和剂局方》)。 针灸:侠溪、内庭、内关
脉舌征也是实火为患之征。
        治则:清热泻火。
        处方:中药: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大黄、枳壳。凉膈散(《和剂局方》)。
针灸:侠溪、内庭、内关、中脘、足三里、太冲、太溪、合谷、曲池、中渚;或百会、风池、大椎、悬钟、申脉、金门、束骨或至阴。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极度昏晕,不能自制者,侍者可促其平卧,泻法进针,得气后重行针,待患者自觉平和后,导引入静(意守侠溪,或至阴),留针半时或更长,出针。急症,可先取第一组穴(泻法),症不减,或仍眩晕不能自立,出针后再取坐位,或平俯卧,取百会、风池、至阴,静坐或卧半时,再出针。如患者配合,一般均能减缓症状,或可缓慢行走回家。
        2.痰湿
        主症:头眩头晕,耳鸣目糊,身体重滞,面色浮白,口涩口腻,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不爽,食欲不振,口吐痰涎。脉弦滑,或滑数,舌淡,苔厚或白腻。
        证析:此为湿盛痰壅所引起。湿盛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阻滞络道,故头晕头眩,身体重滞;痰壅则清窍闭阻,故耳鸣目糊,面色浮白。湿痰郁阻中焦脾胃,则脘腹胀满。恶心呕逆。食欲不振,口涩口腻等也是湿盛痰阻的缘故。
        脉舌征亦为湿盛痰壅之征。
        治则:除湿化痰,清利头目。
        处方:中药: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加荷叶、苍术、栀子、菊花、浮海石、胆南星。柴胡加龙牡汤(即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伤寒论》)加苍术、佛手、厚朴、陈皮。 大学排名
针灸:合谷、内关、中脘、足三里、丰隆、内庭、阳陵泉、悬钟、太溪;或百会、风池、脾俞、胃俞、至阳、阳辅、丘墟、束骨。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太溪,或束骨),留针半时后,气平和时出针。
        3.阴虚
        主症: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烘热不安,口干口渴,不喜饮,或饮亦不多。手足心热,乏力气短,失眠多梦,心悸不安,精神不振。脉细数,舌红绛,苔白,或少苔而干。
证析:此为阴虚,虚火上升所引起。阴虚于内,清窍失养,则头目眩晕,耳鸣耳聋。阴虚则生内热,内热上冲,故症见手足热,烦热不安,口干口渴。阴精不足,内脏阴阳平衡失调,则症见精神不振,乏力等。
脉舌征也是阴虚不足之象。
        治则:养阴清热,除烦利窍。
        处方:中药:八仙长寿丸(《医级》)、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加麦冬、女贞子、栀子、百合、白芍、炙首乌。
        针灸:太溪、照海、三阴交、关元、合谷、神门、列缺;或百劳、心俞、肝俞、太溪、金门、申脉。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平补平泻法进针,得气后引导入静(意守合谷,或申脉),留针半时,待口中和时出针。
        4.阳虚
        主症:头目昏眩,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畏寒肢冷,精神不振,自汗息短,心悸胸闷,食少便溏。脉沉细,或沉弱,舌淡青,苔白。
        证析:此为阳虚不能温运头目所引起。阳虚于内,脏腑功能失调.精华不能上荣于面目、头、耳,则症见头目昏晕,耳鸣耳聋。阳虚则外寒,故症见畏寒肢冷等。阳虚脾肾阳气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湿郁于内,阻逆中焦,故症见恶心呕吐,食少便溏等症。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脉舌征也是阳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缘故。
        治则:温肾壮阳,健脾扶正。
        处方:中药:四逆汤(《伤寒论》加二陈汤(《和剂局方》)。
        针灸:关元、足三里、悬钟、然谷、列缺、三间;或百会、风池、厥阴俞、命门、肾俞、委中、阳辅、昆仑、金门、申脉。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补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关元,或命门),留针半时,出 针。
参 考 文 献
[1]李建生,余学庆,胡金亮,程龙;中医证候标准建立的思路与方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胡金亮,李建生,余学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背景与现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痞满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