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预防保健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2013-08-02 01:05
导读:医学论文毕业论文,医院预防保健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
作者:曹申强 陈会廷 许海涛
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已经是目前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医院的职责所在就是以医疗为中心,扩大预防,面向社会大力开展预防保健和卫生服务工作[1]。使医院从单纯的医疗型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四位一体的综合保健型,以更有效的方式保障人民的健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从传统医学模式、医学模式转变对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工作的影响以及完善医院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医学模式 预防保健 社区服务 管理
1 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健康和疾病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是各个时期的具体医学活动的总的指导原则。
1.1 传统医学模式
传统医学模式是以为主,预防为辅,着重点多放在疾病的治疗上,而由于条件限制,只能用生物措施去消除发病的原因或切断传染途径[2]。我国是一个社会功福利功能齐全,医疗保障体系却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1977年WHO在30th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要求到“2000年,所有国家全体人民都应该具有能使他们的社会和生活富有成效的那种健康水平”。提高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不仅有利于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保证初级医疗保健和预防为主方针的实施,更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人口结构、疾病谱变化的要求,充分保护、恢复和提高社会劳动力的需要。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2 医学模式转变
大卫生和三级预防体系的确立,赋予了当代医院新的任务和作用,医学模式也由传统型的生物——卫生模式向以生物—心理—社会为主的新的医学模式转变[3],这就要求医院的任务从医疗型逐步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型转变,并在三级预防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指导并帮助人们积极地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来进行疾病的防治与保健,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爱护身体,祛除疾病,保障身心健康,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1.3 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
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不但在医学卫生的理论上是一次大的飞跃,而且对临床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也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扩大了预防为主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对院内人群的预防保健和感染控制等工作,而且已经扩大到以社区为单位的院外的健康人群。
目前我国医院预防保健工作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有健康教育、传染病管理、疾病筛检、医疗咨询、计划生育指导、慢性病防治、家庭病床、老年保健、预防接种、妇幼保健、指导基层等工作。如何做好医院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医院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