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马来酸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013-08-19 01:05
导读:医学论文毕业论文,马来酸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目的 马来酸氨氯地平是一种在床上应用广泛的降压药,本文

目的 马来酸氨氯地平是一种在床上应用广泛的降压药,本文在查阅大量的基础上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马来酸氨氯地平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Amlodipine maleate is a widely used antihypertensive drugs, this paper reviewed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literature.
Amlodipine maleate  Pharmacologic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能诱发脑血栓,心肌梗塞、肾功能衰竭、冠心病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氨氯地平(amlodipine)是80年代中期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研制开发的第三代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马来酸氨氯地平(amlodipine maleate)是氨氯地平与马来酸所成的盐,由于其良好的效果[1],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和心绞痛的治疗。
        1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亦称慢通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具有L-亚型钙通道特殊选择性,能阻滞心肌和平滑肌细胞外Ca2+经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减少细胞内Ca2+浓度的药物。[2]氨氯地平对血管平滑肌有高度的选择性,但对心肌的收缩和心脏的传导几乎无影响。氨氯地平抗高血压作用的机制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浆儿茶酚胺下降,从而导致小动脉松驰和扩张。氨氯地平缓解心绞痛的机制还未完全肯定,但它可以通过扩张外周小动脉和冠状动脉,减少总外周阻力,解除冠状动脉痉挛,降低心肌的后负荷,减少心脏能量消耗和对氧的需求,从而缓解心绞痛。氨氯地平对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收缩力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降低心脏负荷,逆转左室肥厚。对血糖、血脂及血清电解质无不良影响。研究表明,氨氯地平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还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另外,氨氯地平在降压的同时,还能降低血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白蛋白(ALB),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是扩张肾小动脉,有效地降低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压,从而降低肾脏高灌注、高滤过损害。[3] 中国大学排名
        2  药代动力学
        马来酸氨氯地平血浆半衰期长达35~50h,每日服用一次便能有效控制24h血压,降压作用平缓而持久。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衍生物,具有高度的水溶性。在分子结构上与硝苯地平有两点不同,即一个氯离子取代了硝基,并在二氢吡啶环侧链上具有一碱性氨基,使氨氯地平在生理pH值时90%以上呈离子化形式。该药口服吸收缓慢而完全,6~12h达血药浓度峰值。其片剂在空腹与餐后服用对生物利用度均无影响。氨氯地平分布容积大(21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2%~98%。连续服用7个单剂后达到稳定血浓度。与其它钙拮抗剂比较,氨氯地平T1/2相对较长,达30~50h,故1次/d服用即可。氨氯地平主要由肝脏代谢灭活,代谢过程主要是二氢吡啶环的氧化,60~75%的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5~0%以原形从尿中排出,所有代谢产物均无明显活性钙拮抗剂作用。肝功能不全的病人T1/2可延长至60h,故应减少药物剂量。在肾功能不全病人,其药代动力学无明显改变,不需减少剂量。
        3  临床应用
        3.1治疗高血压病
        马来酸氨氯地平在临床上广泛高血压的治疗。周晓芳等在一项应用马来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多中心研究的报道显示[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临床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实验设计,将患者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照组和马来酸氨氯地平实验组,结果,用药4周后,两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87%,对照组85%。对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程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降压谷/峰比值:实验组收缩压为0.80,舒张压为0.73,对照组收缩压为0.82,舒张压为0.75。表明马来酸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一样具有平稳降压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似,且多轻微,患者依从性好。Mroczek等[5]对205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表明,氨氯地平降压有效剂量为2.5~10mg/d。治疗8周后立位及卧位血压平均下降3.2/1.7 kPa,且降压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3.2抗高血压病人的左心室重构
        氨氯地平可能是通过减轻心脏后负荷,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阻止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参与心脏生长的调节等作用机制,使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左心室重构得以逆转和复原。[6]资料显示,经氨氯地平干预治疗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以有效控制的同时,室间隔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PWTd)、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等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提示长期服用氨氯地平可有效逆转高血压病人左心室的重构,从而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叶泽明[7]等报道,对60例确证为左心室向心性重构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半年服药后,在降压疗效上,显效46例(76.7 %),有效12例(20%),无效2例(3.3%),总有效率96.7%;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为用药前为LVIDd(48.9±3.5mm)、IVSTd(13.1±0.6mm)、PWTd(12.9±0.6mm)、LVM(287.7±48.3g)、LVMI(167.6±31.2g/m2),而用药后为LVIDd(49.0±3.6mm)、IVSTd(12.5±0.5mm)、PWTd(12.2±0.5mm)、LVM(274.5±45.6g)、LVMI(151.4±29.8g/m2)

上一篇:老年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下一篇:没有了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