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免疫的妊娠管理网(2)
2013-08-25 01:02
导读:①如果是第一次怀孕,一般不必过于紧张,怀孕后及每4周进行一次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血型抗体检测)直至20周后,2-4周一次至分娩。期间第一胎极少在
①如果是第一次怀孕,一般不必过于紧张,怀孕后及每4周进行一次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血型抗体检测)直至20周后,2-4周一次至分娩。期间第一胎极少在孕中就产生抗体,在孕26-28周注射抗D球蛋白[Rho(D) Immune Globulin(Human), Rhogam]预防,产后72小时内再注射一次。
②如果既往有过流产和生育史,如果在此期间都没有抗D抗体产生则在孕26-28周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产后72小时内再注射一次。
③Rh阴性妇女体内抗D效价为零时怀孕最好,如果已有抗体一般不能超过1:8。
曾经分娩过新生儿溶血病的妇女,体内的抗体仍处于较高值时不适宜即刻怀孕,因妊娠的中晚期胎儿可能发生严重的胎内贫血,引起胎儿水肿及死胎。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事先服用具有抗体免疫抑制剂作用的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浆交换或血浆去除,促使体内抗体效价下降至低值再受孕,目前能降低抗体的方法不管是中药还是血浆置换术等,都不是百分百的行之有效的,所以预防抗体产生很重要。
2 孕期监护
①定期对孕妇进行免疫血液学产前检查(血型抗体检测)。
如果有在孕中就发现产生抗体的情况,必须2周检查一次,观察抗体是否升高。
如有升高情况当抗体效价大于1:16时则对胎儿有影响,可以结合B超检查胎儿有无水肿、积液和动脉贫血现象。当抗体升高到1∶64以上时则可做羊水检查:测定450nm波长密度光密度值高,脐静脉穿刺,查胎儿血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胆红素水平及抗人球蛋白试验。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如果抗体效价>128时,可视情况进行血浆置换术。胎儿严重贫血时可行宫内输血及考虑产后换血治疗。
②胎儿宫内输血。少数Rh系统不合的胎儿过早发生溶血,为了纠正胎儿的严重贫血,挽救胎儿,应除了孕妇血浆置换外,及早进行宫内输血。
3 分娩后处理
①如果母体在孕期没有产生Rh抗体,胎儿情况良好,可按一般新生儿常规处理,但应密切观察有无进行性黄疸发生的可能。
②如母体内Rh抗体过高,则新生儿往往在胎儿期已经受到损害,可提前剖宫产。
新生儿需要做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明确新生儿是否有RhD、RhE或其他Rh溶血病,注意黄疸出现的时间、胆红素升高的速度及患儿贫血的严重程度,注意高胆红素引起核黄疸。如果有进行性黄疸加重,应采用胎儿换血的同时给予光照和药物治疗。
经过有效的预防,严密的监护和适时恰当的处理,Rh(-)母儿血型不合导致的胎儿溶血性疾病将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