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医辨证治疗口疮网

2013-11-17 01:40
导读:医学论文毕业论文,中医辨证治疗口疮网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凡外感湿热,或内伤热郁,积于胃脘,损于口舌,症见口
 凡外感湿热,或内伤热郁,积于胃脘,损于口舌,症见口腔、舌面、口颊生疮,溃疡疼痛,称为口疮。目的:讨论中医辨证口疮。方法:根据诊断对患者进行 辨证治疗。结论:口疮之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热甚者清热为主,除湿通络辅之;湿盛者除湿为主,温经通络辅之;阴虚养阴,活血养血辅之;气虚者益气,壮阳扶正辅之。
  中医  治疗  口疮
        凡外感湿热,或内伤热郁,积于胃脘,损于口舌,症见口腔、舌面、口颊生疮,溃疡疼痛,称为口疮。
口疮,又名疳疮,蝶毒、口破、口疡、口疳、口疽。男女老少均有发病,以青少年为多见,部分成反复发作之势。一般可自行恢复,甚者延月逾年。
        一、病因病理
        1.饮食所伤,食积胃热
        暴饮暴食,胃肠损伤;饮食膏粱厚味,辛辣炙博;烟酒成性,热郁于内。胃肠功能损伤,一不消食,二不传导;食积化热,邪热上承,熏灼口舌,其病乃成。明?陈实功曰:“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实火者,舌红而满口烂斑,甚者腮舌俱肿,脉实口干,此因膏粱厚味。醇酒炙博,心火妄动发之”(《外科正宗》),明确简述实火口疮之因,为胃中积热所致。
        2.外感邪热,上乘蒸灼
        风热外感,邪热入侵,热壅上焦;或热邪侵犯肺卫,不得宣散。热邪入内,胃热积滞,加之体虚卫外不固,热郁化火,胃火上乘,灼伤口腔,舌面,引发口疮。明?张景岳所谓:“口舌生疮,因多由上焦之热”;“三焦内热”(《景岳全书》口疮),即指此而言。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阴阳俱虚,虚火上炎
        久病伤阴,或损伤阳气;阴虚内热,虚火上炎;阳虚格阴,虚阳浮越。阴阳不调,即为口疮。明?戴元礼所述:“下虚上甚,致口舌生疮”(《证治要诀》口舌);朱丹溪指的“中焦土虚,具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说明阴阳俱损,或不调,也是引起口疮之因。
        4、症候特征
        口疮,乍瘥乍发,初期常不自觉,发则口腔、舌生疮。疮面成点,或片;疮面或红,或白,或内红边白,表面有黄白分泌物;口苦,或口臭,或口腻,或口涩;疮面疼痛,或干灼刺痛。疡面深红者痛剧。疮面之外,舌、舌苔,口颊无显著改变。
        口疮初发,或复发,多具表证。发热恶寒,或恶风身热,额面疼痛,身痛,心烦不安,失眠焦虑,纳食欠佳,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胃部灼热,或胀闷。反复发作不愈,可有头昏,五心烦热,腹胀纳差,便溏尿多,腹部冷痛。
        脉细数,或弦数,或滑数,或革虚,或沉细。舌红,或舌红绛,苔白,或黄,或黄腻,或黄燥。
        二、诊断
        1.四诊合参
        望诊:望患者面色、舌色、形体。察看口腔内颊、舌、上腭、牙龈等口疮分布数量。初起,需注意水泡溃破后出现的分泌物。
        闻诊:闻患者语声,注意口腔气味。
        问诊:问患者病史及发病情况,注意询问全身症群,如表证、二便、睡眠等。尤须了解复发情况。 中国大学排名
        切诊:切脉,切按疮面软硬。
        2.医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以区别口疮、口糜及其他口腔内疾病。
通过四诊,症见口、舌、颊溃疡,并有复发性,痛剧灼热,眠少梦多,疲乏无力,纳差食少等,明确诊断。
        三、鉴别
        1.与狐惑病(似白塞氏综合征)鉴别
后者除口腔溃疡外,眼、肛门、外生殖器亦有溃疡。外生殖器溃疡较为突出,之外,还有关节损伤,疼痛,关节周围有红色结节,按之色泽不退;皮肤出现结节红斑,或如黄豆,或如核桃,质地较硬。
        2.与口糜(口腔炎)鉴别
        后者口腔糜烂,红肿。发病急,甚者满口赤烂,呈糜粥状,患处臭腐多脓。
        四、辨证论治
        1.风热
        主症:口疮,发热恶风,头痛咽痛,口干口渴,身痛体倦,尿赤便秘,失眠烦躁,时或热咳,痰黄。脉浮数,或浮紧,舌红,苔黄。
        证析:此为风热外感,损伤肺卫,热伤口腔所致。风热外袭,故有表证。热邪上冲口咽、头脑,则症见头痛咽痛。热邪伤津,则口干口渴,尿赤便秘。风热犯肺,则时见热咳,痰黄。
        脉舌征也是风热外袭的缘故。
        治则:疏风清热,泻火解毒。
        处方:中药:桑菊饮(《温病条辨》)加白茅根、山豆根、板蓝根、芦根、葛根。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加牛蒡子、薄荷、圣柳、柴胡。
上一篇:脾胃湿热黄疸的中医治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