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对临时性静脉留置导管使用效果的
2013-11-14 01:24
导读:医学论文毕业论文,系统护理干预对临时性静脉留置导管使用效果的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临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临时性静脉留置导管使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比较系统护理干预及对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观察临时性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的实验组有12例留置导管血流量充足,未发生感染、堵塞等并发症,1例因堵塞用尿激酶封管后可用,并能达到充足血流量。对照组的13例有4例留置导管堵塞后用尿激酶封管后能达到充足血流量。1例留置导管堵塞尿激酶封管后仍不可用,给予重新置管后可继续使用。2例因为感染重新置管,1例因脱管后重新置管,重置导管后均能达到充足血流量。其余5例留置导管血流量充足,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后的留置导管优于没有护理干预的留置导管的使用效果,对患者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时性留置导管的使用效果,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护理干预 静脉留置导管 使用效果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已广泛被血液中心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内瘘成熟前的慢性肾功衰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插管部位主要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临时性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效果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内瘘成熟前的慢性肾功衰患者提高血液透析的效果有很重要的意义。现通过系统护理干预比较本院血透中心2010年10月至2010年11月26例临时性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探讨护理干预对临时性留置导管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10年10月至2010年11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6例慢性肾衰患者应用临时性双腔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实验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9-70岁(18±5),先后共留置导管13例次;对照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30-70岁(19±4),先后共留置导管17例次,经比较两组无
统计学差异。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2方法
1.2.1置管部位: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股静脉置管。
1.2.2导管:选用泰科股静脉单针双腔透析导管,外径3.8mm,长度16cm。
1.2.3封管方法:严格按照留置导管的容积进行封管,用肝素钠2ml和生理盐水2ml配成肝素生理盐水4ml,分别给予导管静脉端1.3ml和动脉端1.2ml封管。封管后用碘伏消毒管口并用一次性肝素帽拧紧,用无菌纱布包扎并固定。
1.2.4透析时血流量在200-250ml/min为血流量充足。
1.2.5通过对实验组实行系统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系统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内容如下:
1.2.5.1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正确的留置导管护理方法:首先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血液透析治疗中股静脉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讲述术后的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一些常识,如置管后会形成皮下血肿,导管堵塞等,经处理后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告知患者尽量卧床休息为主,置管侧腿部尽量保持平直,以免导管过度弯曲导致血流不畅,活动时尽量不要让置管侧腿部打折或者剧烈活动。告知患者保持导管口的敷料清洁,干燥,减少更换敷料次数,加速伤口愈合,体现节省护理时间,降低病人费用的原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