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家庭预防(2)
2014-04-27 01:08
导读:钩虫病等引起的少量、慢性失血,十二指肠和小肠炎症患者,治疗原发病对于该病的治疗也很重要,消化道肿瘤引起的贫血属恶性疾病不能治愈,铁剂治疗
钩虫病等引起的少量、慢性失血,十二指肠和小肠炎症患者,治疗原发病对于该病的治疗也很重要,消化道肿瘤引起的贫血属恶性疾病不能治愈,铁剂治疗治疗无效,输血可改善其贫血症状。对于长期饮茶,吃茶叶的患者可嘱其戒茶,另外给予铁剂治疗则能治愈该病。
5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
5.1病因治疗:尽可能除去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婴幼儿、儿童、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孕妇、产妇饮食中应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多进食动物肝、瘦猪肉、大豆及大豆制品,苹果、大枣、荔枝、香蕉、黑木耳、香菇、黑豆、芝麻等含铁丰富的食物;有慢性消化道疾患的应尽早进行正规诊治;异食癖的要改变恶习,喝浓茶、吃茶的要注意戒茶;有妇科子宫肌瘤的尽早行手术治疗去除病因,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补充铁剂;当血红蛋白在100~110g/l之间可以通过饮食治疗,动物肝每100克中含铁25毫克,吸收率可达到22%左右;红色的肉类,如瘦猪肉、瘦牛肉中每100克中含铁量分别为2.4毫克和3.2毫克,吸收率也可达到22%;动物的血,每100克中含铁3~4毫克,吸收率为12%。此外,大豆及大豆制品中含铁量也不低,每100克大豆中含铁11毫克,吸收率达到7%,平时也应经常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蛋黄中的含铁量较高,但吸收率仅3%,所以平时多吃蛋黄,不是预防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最佳食品。
5.2当血红蛋白在100g/l以下时则需要用铁剂治疗:(1)口服铁剂:一般有硫酸亚铁和富马酸铁,服药时忌茶,以免铁被鞣酸沉淀而不能被吸收;铁剂会刺激胃肠道粘膜而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可导致患者不能耐受而中途停止治疗,贫血不能纠正。近年来动物实验研究认为,每隔3天或一个星期服2天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与每天服铁剂同样的疗效。经临床应用后的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的效果,并且副反应少,能坚持治疗,使血红蛋白升至100g/l以上。服铁剂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剂的吸收,但应避免与牛奶、茶、咖啡同时服用,以免影响铁的吸收。经治疗约4~6周后,血红蛋白达到正常值后仍需继续服用4~6周,使铁在体内储存一部分,以防止因感染或胃肠道疾病而影响铁的吸收,引发再度贫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注射铁剂:一般尽量用口服铁剂治疗,仅在下列情况下才应用注射铁剂:①肠道对铁的吸收不良,例如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慢性腹泻、脂肪痢等;②胃肠道疾病可由于口服铁剂后症状加重,例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结肠炎、胃切除后胃肠功能紊乱及妊娠时持续呕吐等;③口服铁剂虽经减量而仍有严重胃肠道反应。常用的铁注射剂有右旋糖酐铁及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时间与治疗时的注意事项与口服铁剂无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