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缺铁性贫血的家庭预防

2014-04-27 01:08
导读:医学论文毕业论文,缺铁性贫血的家庭预防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

       【摘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影响缺铁性贫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针对不同的病因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治疗

        1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1.1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中缺少则易致缺铁性贫血。
        1.2铁的吸收不良。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一般见于胃及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慢性肠炎、尤其是十二指肠和小肠炎症使肠蠕动加快引起铁吸收障碍。另外长期饮用或吃茶叶可导致鞣酸影响铁的吸收造成缺铁性贫血。
        1.3失血。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钩虫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杨酸盐后发生胃窦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2临床症状
        2.1贫血的表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以口唇、指甲床及口腔粘膜最明显;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及耳鸣等。症状和贫血严重程度相关。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2组织缺铁的表现:厌食,烦躁不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差、智商低、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易怒或淡漠、甚至出现异嗜癖(喜欢吃泥土、墙壁灰等)和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
        2.3婴幼儿可有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孕妇晚期贫血严重的会因血红蛋白携带氧气不足而致胎儿缺氧,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产,甚至死胎。因此,孕妇贫血并不是小问题,千万不可忽视。
        3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缺铁性贫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生于各年龄组,尤多见于育龄妇女及婴儿。钩虫病流行地区特别多见,程度也较重。其诊断标准为:①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小于27 pg。②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③血清(浆)铁小于10umol/L。④总铁结合力大于62.7u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有参考意义,小于10%有确切意义。⑤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十),铁粒幼红细胞小于15%。⑥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大于500ug/L。⑦血清铁蛋白小于16ug/L。⑧铁剂治疗有效,用铁剂治疗6周后,血红蛋白上升10g/L以上。符合上述①和②一⑧中至少两条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4缺铁性贫血的家庭预防
        缺铁性贫血又称营养性不良性贫血,患者如有明显的贫血症状,血象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血清铁,铁蛋白水平明显偏低,则要高度怀疑该病,详细询问病史中是否有偏食或挑食及异食癖。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钩虫病;女性是否有月经过多;是否做过胃肠手术等。男性及绝经妇女应考虑是否为胃肠道肿瘤的首发症状。详细询问病史对找出病因很重要,也对该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去除病因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否则该病将迁延不愈。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的常见病,据调查,6岁以下婴幼儿贫血的发病率在20%~40%。病因主要有:①婴幼儿生长发育快,铁的需要量增加,尤其是早产儿。②饮食中缺铁。婴儿3~4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铁已用尽,而以乳类为主的饮食中含铁量极少,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妊娠妇女对铁的需求量明显增加,胎儿生长发育需要铁约350毫克,母体血容量的增加需要铁约650毫克,扣除妊娠全过程无月经来潮的失血,约积存铁200毫克,故孕期需要铁800毫克。每天饮食中含铁10~15毫克,其吸收利用率仅为10%,为1~1.5毫克,而此时孕妇每天至少需要4毫克铁。到妊娠后半期,铁的最大吸收率可达40%,仍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孕期若不补充足够的铁,孕妇极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由于口服铁剂对胃肠刺激比较大,所以最好在两餐之间或者饭后服用。

      对于铁的过多丢失,吸收不良的患者如肛裂、肠息肉、

上一篇:庆大霉素与甲硝唑联用治愈创伤后感染1例 下一篇:高州市中小学生口腔卫生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