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1 输尿管是细长的管状器官,隐蔽在腹膜后间隙内,受到脊柱、腰大肌和腹腔脏器的保护,加之本身有一定的活动范围,所以外力损伤非常少见。随着妇产科手术的普及、腔内手术的开展,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呈增加趋势。Terson等[1]报道妇产科手术约占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78%~82%。输尿管与子宫动脉、子宫阴道静脉丛、子宫颈两侧结缔组织关系极其密切,在行子宫切除术时,尤其是匆忙止血时极易造成输尿管损伤。结扎子宫动脉时,增加了输尿管局部缺血坏死的可能。乙状结肠、直肠与输尿管比邻,切除癌肿时易造成输尿管损伤。输尿管内镜操作、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也是造成输尿管损伤的原因之一。Assimos等报道输尿管腔内操作继发性输尿管损伤达2.3%。损伤的原因主要为术中解剖关系不清,结扎或损害输尿管血运及操作粗暴、不熟练等。
3.2 输尿管损伤后的典型症状是:梗阻侧输尿管致肾盂积水逐渐加重,而出现患侧腰部胀痛,肾绞痛,肾区有叩痛,阴道漏尿,少数有发热,超声和IVU检查示患侧肾积水,膀胱镜检查患侧未见喷尿,逆行插管完全受阻。
3.3 输尿管损伤的治疗关键和原则:1保护肾功能;2尽快恢复尿路的连续性;3游离输尿管一定要保护血液供应;4吻合口无张力;5为了防止狭窄,应作斜切口扩大吻合口断端对准,只能间断缝合;6内置支架管。手术方式应根据损伤部位以及输尿管缺损长度而定。输尿管损伤的治疗要达到两个目的,即恢复输尿管正常的排尿通路和保护患侧肾功能。
3.4 由于造成输尿管损伤的类型各有不同,明确诊断输尿管损伤又有早晚差异。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就有一定的区别。在考虑病人全身状况的同时,又要考虑病人泌尿系统的损伤情况,如损伤的性质、损伤的部位、损伤局部炎症状况等。治疗原则在恢复输尿管完整性的同时尽量减少局部狭窄和尿瘘形成[2]。
手术时机的选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术中发现有输尿管损伤应立即修复。多采用端—端吻合,并放置内支架管,手术成功率高。2、若为双侧输尿管损伤致术后患者无尿或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应及时探查。3、对于手术后出现尿瘘超过72h或较长时间确定的输尿管损伤,笔者认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只要病情允许可早期手术治疗。我们的根据是:①输尿管中放置双“J”管,起支架、引流作用,手术成功率高;②现代的抗生素疗效可靠,支持、营养治疗有利于输尿管尽快的愈合。③早期手术解决了局部的尿瘘及泌尿系统的梗阻,改善了肾脏功能,纠正了内环境的紊乱,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④早期手术治疗避免了病人在等待修复时期心理上和经济上的负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⑤且早期和延迟修复的成功率无明显的差异性[3]。本文中的两例患者为损伤后3~4周,行一期手术处理,术后效果满意。对于非急性输尿管损伤的病例,临床上也有不同的观点,主张延迟手术者认为手术过早,输尿管周围因尿外渗引起的组织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明显局部血运较差,手术易失败[4]。应在3个月后待局部炎症水肿消退后行手术修复。但延迟手术有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丧失的危险[5]。
总之,目前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手术时机的选择上仍有分歧。我们认为只要患者病情允许,操作细致,手术方法选择得当,早期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另外,预防是防止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关键。术者要了解输尿管的解剖,切忌盲目、粗暴操作。对估计有难度的可能涉及输尿管的手术,术前行静脉尿路造影,输尿管逆行插管,不失为一种预防良策。
【参考文献】
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