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 252 例疗效观

2014-05-15 01:04
导读:医学论文毕业论文,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 252 例疗效观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目的: 观察鼻内镜

        【摘要】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局麻或全麻下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 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186例(73.8%) , 好转56例(22.2%) , 无效10例(2.7%) 。总有效率96.0%.无效病例中多为中鼻道瘢痕粘连、筛窦区瘢痕粘连、窦口闭塞、上颌窦开口闭塞、中鼻道引流不畅。手术并发症7例其中上颌窦开口狭窄或闭锁4例、眶内淤血1例、鼻腔粘连2例。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术前准备充分, 熟练的麻醉技术, 术者丰富的操作经验, 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 术后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鼻内镜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治疗的复发率较高,很难彻底清除病灶。近年,鼻内镜技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方面已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不仅能使病变得到彻底清除,并尽可能重建和恢复鼻腔- 鼻窦的通气引流和黏膜纤毛的功能, 是一种符合鼻腔- 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 把以往很多根治性或者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现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科行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及随访资料完整的252例患者作回顾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52例患者, 男120例, 女132例, 年龄10~70岁, 平均32.5岁。患者均有流脓涕、鼻塞症状, 其中125例有头痛, 28 例有嗅觉减退或消失。入院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冠状位鼻窦CT(必要时加扫水平位) 及鼻内镜检查。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进行分型分期[1]( 其中双侧鼻腔病变者以较重侧计), Ⅰ型224例(一期98例, 二期112例, 三期14例); Ⅱ型26例(一期6例, 二期7例, 三期13例); Ⅲ型2例。

中国大学排名


        1.2术前治疗:术前常规作鼻内窥镜检查, 了解鼻腔结构, 息肉占位情况。常规行鼻窦冠状位及水平位检查, 了解鼻息肉的生长范围、原发部位、有无骨质破坏, 同时了解有无鼻中隔偏曲、鼻窦炎等并发症。手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3天, 有鼻息肉和变态反应的患者同时术前1周每天早晨顿服强的松30mg, 局部应用雷诺考特鼻喷剂喷鼻。禁烟酒, 有高血压者控制血压达正常水平。
        1.3手术方法:手术全部采用局麻。表面麻醉用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 充分麻醉收敛鼻腔鼻道黏膜, 2%利多卡因加适量肾上腺素(1∶40), 作鼻丘、钩突基部、蝶腭孔、中鼻甲后部、中鼻道 )黏膜下、中鼻甲外侧缘及上颌窦自然开口周围浸润麻醉,量约3ml。使用STORZ鼻内镜和MICOR电动切割吸引器及手术器械, 采用Messerklinger基本术式, 有鼻息肉者先予电动切割吸引器清除息肉, 于钩突前下缘作弧形切口, 分离并切除钩突, 开放各组筛窦, 扩大上颌窦口, 视病情不同开放前、后组筛窦、额窦和蝶窦, 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对中鼻甲息肉样变者, 应用自动切割器吸割息肉样之中鼻甲; 单纯的中鼻甲反向弯曲者, 以长组织钳自前向后在中鼻甲最弯曲处夹持并向外翻, 使中鼻甲骨折, 反向弯曲得以矫正;对于严重妨碍中鼻道引流的重度中鼻甲肥大, 其外侧黏膜与鼻腔外侧相贴, 内侧与鼻中隔相贴者, 应用自动切割器吸割中鼻甲外侧肥厚组织, 完整地保留中鼻甲内侧黏膜, 使术后中鼻道保持一定宽度;中鼻甲与鼻中隔紧密相贴者, 将中鼻甲轻度外移,使嗅裂保持通畅。单纯鼻息肉, 应用自动切割器切除。8例合并鼻中隔偏曲者, 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 术后将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筛窦术腔选用膨胀海棉填塞 。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4术后治疗:术后24~48h取出术腔填塞海棉, 1%麻黄碱收敛鼻腔黏膜, 每日1~2次, 次日起冲洗术腔分泌物、血痂3~5天,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1周, 鼻腔局部使用布地奈德喷雾剂。出院前1d用生理盐水灌洗术腔。教会患者自行灌洗术腔。出院后定期随访, 根据病情每1~2周复诊1次, 表面麻醉下鼻内镜检查术腔情况, 清理分泌物、清除痂膜、新生肉芽、囊泡及复发性息肉, 防止鼻腔、术腔及窦口粘连, 生理盐水冲洗术腔。3个月后, 每月门诊随访1次。6个月后, 每1~2个月不定期随访至1年以上。
        2结果
        2.1术后随访半年以上, 根据1997海口会议标准, 252例中治愈186例(73.8%), 好转56例(22.2%), 无效10例(3.9%)。总有效率96.0%。
        2.2并发症: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 占2.7% ,
上一篇:检验医学与临床沟通的必要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