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联素与肾脏疾病关系研究进展(2)
2014-05-27 01:08
导读:2.2.1 2型糖尿病肾病Helen等研究了患有2型糖尿病的Pima印第安人发现,在病程最长的糖尿病组以及有大量蛋白尿的患者中ADPN浓度最高,尿蛋白排泄率和血清肌酐
2.2.1 2型糖尿病肾病Helen等研究了患有2型糖尿病的Pima印第安人发现,在病程最长的糖尿病组以及有大量蛋白尿的患者中ADPN浓度最高,尿蛋白排泄率和血清肌酐水平均与血清AD—PN水平呈正相关;最近,Lin等对733例男性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血清ADPN与肾功能呈负相关关系。Fujita等对DN患者所作的研究证实,肾功衰竭和肾小管损伤促进血清和尿液ADPN水平的升高,推测DNIV期高ADPN水平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应答,其机制可能是ADPN结合近端肾小管HK-2细胞上ADPN受体结后激活催化型腺苷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途径,减少MCP— 1分泌而发挥抗感染作用来缓解DN进程。
2.2.2 狼疮性肾炎Rovin等在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研究中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有肾脏活动的患者血浆ADPN水平明显高于不伴有肾脏活动组和正常对照组。同时,Rovin还将其中进行。肾活检的30例患者分为炎症组(Ⅲ型和Ⅳ型)以及非炎症组(V型和Ⅱ型),结果发现炎症组的血浆ADPN水平显著高于非炎症组。此外,研究还发现,尿ADPN浓度在狼疮’肾活动前3个月就已经升高,而且血浆ADPN和血清肌酐是尿ADPN的最有力的预测指标。因此,认为血浆ADPN浓度反映了SLE是否处在肾脏活动期,尿ADPN浓度则可能成为狼疮肾活动的生物标记,它们可共同预测狼疮的进展或缓解。
2.2.3 脂联素与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有人报道,在慢性肾衰患者中,血浆脂联索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升高主要与ESRD时的代谢紊乱独立危险因素如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性、甘油三酯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关。肾脏可能是脂联素排泄的主要器官,ESRD肾功能损害而导致其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增高。Becket等研究发现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血浆脂联素水平逐渐升高,提示慢性肾病患者中血浆脂联素水平与GFR呈明显负相关。有学者研究发现晚期慢性肾衰患者,无论是血液透析患者还是非透析患者其血浆脂联索水平显著升高。维持性液透析、腹膜透析和ESRD患者血浆脂联素显著上升,提示脂联素是ESR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保护性因子。Zoccaii等对227例ESRD血透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血浆ADPN水平在ESRD患者中明显升高,与患者的年龄无关,而与陛别有关,女性高于男性,且发生过心血管事件者血脂联索水平较低,血脂联素浓度每上升1 g/ml,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则下降3%。因此可认为血浆ADPN浓度与ESRD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相关,低ADPN水平则可能是尿毒症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而高ADPN水平可能对ESRD患者心血管系统存在保护作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2.4 脂联素与血液透析Zoccali等研究发现,ESRD患者的血ADPN水平与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清除指数(Kt/V)呈正相关,透析充分的ESRD患者的营养状况、炎症反应、脂代谢紊乱均有明显改善,而血浆中ADPN不能通过透析被清除。故推测,充分透析的ESRD患者中的高脂联素水平和上述因素密切相关,可以提高ESRD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
ADPN是一种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蛋白质,它能够增加组织对胰岛索的敏感性,具有抗感染、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近年来人们对ADPN与肾脏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大多数都停留在有关疾病的表象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阐明,而研究的重点应深入到ADPN在具体发病机制和进展环节的作用中去。脂联素的血浆浓度、肾功能的受损程度与该因子对血管的保护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还有某些不明确之处,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