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食道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2)

2014-06-19 01:27
导读:4.1消化道症状 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是与营养液滴注过快、营养液用量和浓度过大、液体温度偏低或胃肠动力差、个体耐受差异等有关。可针对具体问题

        4.1消化道症状  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是与营养液滴注过快、营养液用量和浓度过大、液体温度偏低或胃肠动力差、个体耐受差异等有关。可针对具体问题解决,如减慢滴注速度、减少用量、降低浓度、给予胃肠动力药物、更换营养制剂等[6]。(1)营养液量、滴注速度的控制:采用经泵持续滴入方式,循序渐进的原则,浓度从低到高,量从少到多,速度从慢到快,应16~24h均匀缓慢输入。在输注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输注速度以不同个体能够耐受为标准,一般需3~5d启动期调整,最终总量达2000~2500ml/d,在启动期内,不足部分可静脉补充营养。营养液配制过程中强调干净、清洁,稀释营养液时要用纯净水,现用现配,保持清洁。(2)肠内营养液的温度控制:由于术后肠功能未恢复,肠黏膜对温度的适应也较差,因此温度过低可导致肠黏膜痉挛,引起患者痉挛性腹痛、腹泻。用恒温器将温度控制在38~40℃,必要时使用止泻药。(3)返酸:适当增加胃酸分泌抑制药物洛赛克后症状消失。(4)腹胀:找出腹胀的原因,如为总量过多,可根据医嘱适当减少管饲总量,以进一步观察病人腹胀情况。减慢滴速,腹胀可以自行缓解。如为便秘引起腹胀,可根据医嘱给予开塞露,保持大便通畅,即可缓解症状。
        4.2返流、误吸  若输入营养液速度过快和体位不当,可造成管道脱落或存在胃潴留,或因呃逆而导致误吸。输注时应调节好速度,使患者处于半坐卧位或床头抬高30~40cm,此体位保持到肠内营养滴注后1小时,嘱患者在管饲结束后不要马上做弯腰捡物的动作,裤带不可太紧。鼻饲时护士应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腹胀、呃逆等不适症状。输注前检查外露的管道长度及有无胃潴留。当胃潴留体积大于150ml时,可推后滴入时间,一旦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或呛咳,应立即停止肠内营养。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4.3营养管的脱落和堵管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肠内营养的意义、重要性及实施方法,详细讲解注意事项,妥善固定营养管,并每日更换胶布。对于精神异常、烦躁不安等可能自行拔管的患者,应做好预防措施,如约束上肢,并要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理解,签字同意。在肠内营养时,应记录外露管的长度,并每天检查,防止管道移位。每次输注前后都应以20ml的温开水冲洗管道。由营养管注入药物时,将药物碾碎呈粉状,充分溶解,并在注药前后用20ml温开水冲洗管道,以预防药物和营养液在管腔内凝结成块造成管道堵塞。另外,输注的营养液应以无菌纱布过滤,减少食物残渣。
        4.4代谢性并发症的护理  血糖、水、电解质紊乱也是重要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长期输注营养液可引起高血糖,可用低糖配方或者用胰岛素来调节血糖;低血糖多发生于长期应用要素饮食而突然停止者。因此,需停用肠内营养时可逐渐停用或经口进食后再停用肠内营养,以避免低血糖反应。以上两者均应定期监测血电解质、血糖、尿糖、体重等,应准确记录出入量。
        5  结论
        食道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是术后营养支持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治疗安全、经济实惠。早期肠内营养有时可导致病人腹泻、腹胀等不适,但只要加强护理,完全可以预防,不会给病人的恢复带来不利的影响。护理人员掌握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参 考 文 献
[1]蒋朱明. 肠内营养[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3.
[2]管芝玲, 韩敬莲. 管饲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2(11B):73-74.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3]董铭锋,乔以泽,尹纲,等.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1996,3(4):209-211.
[4]宋伟庆,囝庆辉,贾汝梅,等.液囊空肠导管应用体会[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1,9(2):110.
[5]程金莲, 阎明广. 营养支持疗法及护理[J]. 国外医学: 护理学分册, 2001, 20(1):105-108.
[6]黎介寿. 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过去与未来[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20(1):7-8.

上一篇:基层医院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