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献血者的个人信息、血液检测结果的反馈是献血者的个人隐私,理应妥善保护管理。否则,隐私一旦泄露,血站与献血者之间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起法律纠纷,同时也影响无偿献血工作的进行与发展。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采供血机构都应确保献血者信息不被泄露,保护献血者隐私。
【关键词】献血者;信息反馈;隐私权;人性化服务;血液质量
献血者的个人信息、血液检测结果是献血者的个人隐私,理应妥善保护管理。否则,隐私一旦泄露,血站与献血者之间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起法律纠纷,同时也影响无偿献血工作的进行与发展。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采供血机构都应确保献血者信息不被泄露,保护献血者隐私。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血站工作中,对无偿献血工作中献血者检测信息反馈和隐私权保护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1献血者检测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好处所在
1.1血站人性化服务的体现:人性化服务是血站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献血者献血后,本着对献血者负责的态度,对献血者的健康状况给予及时反馈,并注意保密,单独通知到本人,这样既保护献血者隐私,又完善献血后服务,使献血者充分感受到血站对他们的关爱。
1.2确保血液质量,安全输血:检测信息在反馈中,对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HCV(丙型肝炎抗体)、SYR(梅毒抗体)、抗-HIV(爱滋病抗体)阳性的献血者,应婉言谢绝其以后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并作好解释工作,让献血者做到自我排除,这样能降低再次献血者中的不合格率,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血液质量,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
2.2保护隐私:“无偿献血倒无所谓,献血后万一查出血液里带有某种病毒,血站能否为自己保密”这是一些市民较为普遍的心里负担,也可能因此而不愿参加无偿献血,做好隐私权保护工作,能彻底消除这种思想顾虑,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
3检测信息反馈和保护献血者隐私权的具体做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1检测信息反馈:信息反馈工作应由血站医务人员[1]专人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即血站应指定一个接受过相关咨询解释培训,并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最好是医师来完成此项工作,这样还能指导不合格献血者进一步做有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时,信息反馈的对象应严格限于献血者本人,在接到有关检测结果咨询电话时,应仔细、全面核对献血者上次献血时登记的相关信息,如:血型、身份证号、单位、出生年月、献血日期、次数等等,确认为献血者本人后,才可进行信息反馈。
3.2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献血前的健康咨询表中应提醒献血者登记好自己的手机号码,若有变动及时告之血站,强调登记本人的手机号码,也是为了在信息反馈中能达到直接的“一对一”方式。若登记的是献血者家里或单位的电话号码,在信息反馈时应更注意解释工作时献血者所处的环境,以免造成献血者家人或同事对其产生误会,从而挫伤献血人群的献血积极性。
3.3信息安全管理:血站应加强内部献血者信息资料的管理,通过电脑管理系统的权限设置,只允许有授权的专门人员才能查询到献血者有关信息,非授权人员无法进行查询[2],确保献血者信息安全。
4检测信息反馈和解释工作中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