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 提高实习质量的应对措施
2. 1 加强医院管理,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2. 1. 1 努力使医院管理完善化 可以通过教学基地的评估,加强对教学医院的管理,增加对临床教学的投入,包括对带教老师的投入,完善配套的教学设施,建立专门为培养七年制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师资力量,以最好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调动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实习生的积极性,最终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临床型硕士研究生。
2. 1. 2 健全临床实习考核制度 制定出科考试规定,既要考基础理论知识,又要重视操作能力的考试,各占一定比分,同时将出科考试成绩纳入毕业总成绩的评定当中去,这样可以更好地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加强自身临床技能的锻炼,从而提高其整体实习质量。比如说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考试) 、标准化患者( SP)的应用就为综合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建立了较全面的评价体系。同时也应建立一套带教老师责任考核制度。
2. 2 完善临床带教老师队伍,努力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2. 2. 1 注重教师全面发展 医院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是学生学习临床技能与临床实践的主要对象与效仿者,教师对病人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病人的态度,影响着学生能否建立正确的医德观。
2. 2. 2 增强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 教师要热心于教学事业,加强临床体格检查能力自身修养,提高其对临床医学实践的能力,并不断创新,努力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以摆脱传统的写病历、写病程之后就是病例讨论。在学生动手机会减少的情况下,如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成了带教老师的责任。例如在耳鼻喉科室实习过程中,鼻咽隐窝的检查是最基本的操作,最初在病人身上操作,虽然局部用了地卡因麻醉,但由于动作的不熟练,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咽反射,增加病人的痛苦。因而我们可以用竖直的笔筒来模拟鼻咽隐窝深处,再用鼻咽镜模拟操作,感受一下操作技巧,真正到病人身上操作时也就胸有成竹了。又比如说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妇产科教学的新模式,培训几个志愿者熟悉双合诊和骨盆检查的操作技巧,然后要求实习生在志愿者身上进行操作,这样志愿者既可以向实习生传授操作技巧,又可以将实习生操作情况反馈给带教老师, Sally Pickard等进行的比较研究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是相当成功的。我们可以借鉴此模式,在各个临床学科,培训一些专门的“患者模型”来进行对实习生的教学。
2. 2. 3 教师要加强诊断学方面的教学 众所周知,七年制临床医学生有着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在临床操作能力上与五年制医学生并没有多大区别,如何使七年制临床医学生毕业时能有住院医师的能力。这当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诊断学的教学,因为诊断学是各个学科的基础,诊断技术是各个学科的专科诊断的必备条件,与此同时要重视实习生对体格检查能力的培养,要让七年制临床熟练掌握体格检查技巧,使他们能在熟悉病史的前提下,能够有选择选择地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获取有效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第一诊断,同时在体格检查过程中,边检查边思考,最终的目的是提高他们的临床诊断水平 。
2. 2. 4 带教老师在要适当注重科研方面内容的教学 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有条件的可以指导学生参与到具体的课题研究当中去,让他们独立进行临床科研课题的设计、文献检索、综述写作、课题申请、资料收集和动物实验,熟悉一些科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是注重过程,不要过分看重结果。为他们日后进入研究生阶段顺利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2. 3 加强人文教育,努力提高实习生自身素质
2. 3. 1 注重实习生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在教授七年制临床医学生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在医德医风方面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培养救死扶伤、文明行医的工作态度,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作风,使七年制实习生既能掌握娴熟的临床技能,又能不负于“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