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作者:黄剑涛,朱长耀,曾志宏
【关键词】 肠套叠;空气灌肠;手法复位;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手法辅助复位的方法、作用与注意事项。方法:9例在单纯空气灌肠复位效果欠佳时,采用手法按摩、推压及全腹十指按压。结果:8例成功复位,未出现复发及穿孔,1例改用手术治疗。结论:手法复位能压迫鞘外肠系膜来固定套鞘、套头,能推动套头以增加脱套动力,能改善局部肠管血液循环,缓解套入部痉挛、水肿、粘连,降低脱套阻力[可有效提高复位成功率。
[关键词] 肠套叠;空气灌肠;手法复位;儿童
肠套叠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肠管,是婴幼儿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5年两院诊治的37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其中32例首选空气灌肠复位治疗,9例在单纯空气灌肠复位效果欠佳时,采用手法辅助复位。现对手法复位的方法、作用及注意事项加以探讨。
1 临床资料
本组收集了2001年5月至2006年4月两院采用空气灌肠手法辅助复位9例。男6例,女3例。年龄5个月~6.7岁。临床表现:起病急,均有阵发性哭闹、腹痛、呕吐。4例有血便,3例有低烧,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4 h~31 h到放射科就诊,手法辅助复位前均采用过单纯空气灌肠复位。套叠类型:回结型6例,回回型2例,回回结复套型1例。
2 适应证的选择与治疗方法
2.1 适应证 发病48 h内,全身情况较好,腹部压痛不明显,无严重肠梗阻、腹膜炎、肠坏死征象者,空气灌肠气压达到15 kPa,未能成功者。可采用手法辅助。
2.2 治疗方法 术前6542肌肉注射,5 mg/次~10 mg/次,及10%水合氯醛5 ml直肠内灌注。由肛门插入Foley氏管,在透视下注气,气压为10 kPa~15 kPa。当空气灌肠整复套头受阻于回盲瓣区时,在保持气压的情况下,实施手法辅助复位。首先用左手放于套头上方腹壁轻柔地朝外下(逆时针方向)按摩3 min~5 min,再以一手深压套头内侧固定套头,另一支手沿套头退缩方向缓缓的用力推动。如不成功,且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可用双手十指分开按压全腹部,朝套头退缩方向持续缓和用力,持续3 min~5 min。以上两种方法可间隙使用,但要防止长时间的整复损伤套头及过量的放射损伤。
3 结果
6例回结型及1例回回型肠套叠套入头在退缩至回盲瓣区时较长时间停留,采用手法体位局部按摩推压,4例在15 min成功,1例效果欠佳改用全腹十指按压2次后套入头顺利通过回盲瓣,成功复位。1例术后肠粘连复位成功3 d后复发肠套叠,再次手法复位成功。1例回回结复套型经过20 min的努力,出现“回缩征”,改用手术治疗,并证实术前诊断。对复位成功的病例留观24 h及随访,未见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