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晚期产后出血;胎盘,滞留蜕膜;切口感染
产后分娩24h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1]。由于出血过多,常导致严重贫血和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生命。现就我院1996年12月~2004年12月间发生的晚期产后出血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求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6年12月~2004年12月间足月分娩者6541例,其中剖宫产2780例,占42.5%;晚期产后出血者87例,占1.33%。年龄21~41岁,平均26.77岁;初产妇5112例,经产妇1429例,其中有剖宫产史者428例。剖宫产2780例(42.5%),阴道产2649例(40.5%),阴道助产1112例(17.0%)。产后2周内发病者48例,伴发热者5例,伴贫血者8例,下腹部压痛者9例;出血量大,发病急;产后3~7周发病者39例,伴发热者2例,伴贫血者7例,下腹部压痛者19例;出血量不等,部分病例(27/39)表现为阴道淋漓出血。
1.2 方法 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常规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构成比采用百分率,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87例晚期产后出血产时相关因素,见表1;发病因素,见表2;87例晚期产后出血分娩方式,见表3。
表1 晚期产后出血产时相关因素 (略)
表2 晚期产后出血发病因素 (略)
产后出血各发病因素产后出血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22.4,P<0.005。
表3 晚期产后出血分娩方式(略)
晚期产后出血分娩方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4.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