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以下是一篇关于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浅论的工商管理,欢迎浏览!
校企结合我校自从建校以来,规模日益扩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趋明显。现在学院已经与当地的义乌联托运总公司、商城集团、恒风集团、国际物流中心、百大有加利百货有限公司等从事物流业的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先后建立了经贸物流专业实训基地14个:
师资共享学院内已经开设与物流相关的专业有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技术与维护等;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不断提高,储备了相当规模的经济类、管理类、电子商务类师资力量;通过各系师资共享,为物流专业的开设奠定了较轧实的基础。
注重实践教学我校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上,一直都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实践教学课时,同时在教学设施、仪器和资料上重点投入。学院到目前为止已配备具有500台品牌机的计算机中心1个;多媒体电化教室18个;图书资料1O万册,拥有100多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1个;多媒体语音室12个;财务实务模拟实验室3个;企业管理综合平台实验室1个;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室1个。并且针对物流专业的具体特色,还将陆续申报建设模拟商场1个;模拟物流部(运输企业、商场企业、制造企业)1个;物流软件模拟实验室1个:
正是有如此完善的教学条件的支持,我校物流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了实践教学的办学特色,不仅在《商品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商品存储与配送》、《运输管理》、《企业物流》、《国际货运与报关实务》、《专业物流软件应用》等专业课程,安排学生前往各类物流企业(运输企业、商场企业、制造企业)进行广泛的实习和参观,而且还有针对性地开设了《演讲与13才》、《公关礼仪与社交技巧》
等实用性极强的专业课程,还引进了《报关员证书》、《物流资格证书》
等资格证书的学分认定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学生必修课l15学分,2182学时,其中,实践教学课时746学时 约占34.2%:具体内容详见附表。
此外,为了适应浙江省教育部门要求,高职院校在今后三年内将所有专业由现在的三年学制教学计划调整为两年学制教学计划,我校物流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有意识地减少了专业必修课程,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学生应修最低总学分134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34学分,约占25.4%;专业选修课程24学分 应修l1学分,约占8,2%(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一定比重的选修课程的开设,不仅能让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又能增强物流专业在教学计划的转变过程中的适应性,还有利于以后就业环境变化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的重点。
我校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的环境区域定位我校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县级城市主办的高等院校,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因此,我校的高职教育有很明确的市场定向,学院以社会需求和就业环境为导向设置专业和课程:这在物流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上有着充分体现。
我校所在地义乌,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及加工中心:每天有3000余吨的各类小商品发往全国各地 依托义乌小商品强大的货流量,义乌的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义乌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管理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只是停留在传统的道路货物运输层面上,只是提供简单的货运代理及运输服务,并且当前义乌整个联托运行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为个体私营企业,没有现代物流所需要的经营组织,物流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为加快义乌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目前,义乌市政府制定了《义乌市物流建设规划》,战略目标为:到2020年,将义乌市建成国内、国际物流服务携手并进的浙江省中部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这为义乌工商学院开办物流专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义乌工商学院是地方性的高等院校,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立校之本。本着为浙江省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在物流业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针对我校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并且结合义乌当地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我校物流专业自开设以来,就将学生的就业目标定位在商品贸易行业、运输行业和仓储行业中的物流管理。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重点突出了《生产与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商品存储与配送》、《运输管理》、《国际货运与报关实务》等专业课程。仅这五门课程共计19学分,约占12门专业必修课程34学分的56%。与之相反的是,弱化了诸如《电子商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物流技术与设备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从而避开了与本科层次物流专业生的就业竞争,同时凸现了自己的定位特色和竞争优势总之,我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综合考虑了高职院校的教育层次定位、我校的教育特色定位和学生就业的区域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