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适应社会对职业经理人胜任力的要求,将职业经理人胜任力的培养落实到具体课程当中。据此,将课程划分为通识模块、管理基础模块、管理工具模块、管理职能模块、管理实践模块,以系统培养学生的个体品质力、身心健康力和领导管理力。
【关键词】职业经理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其质量提升未能与规模发展相适应,一定程度上脱离工商企业管理实践。每年大量工商管理专业涌人市场,造成“难及专业对口就业率低” 和“企业难招到合适的人才” 两种声音并存于市场。这一现象折射出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工商企业高层从业人员必须经历基层的管理工作职业生涯,而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均着眼于“高级管理专门人才”,加之生质量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导致现实中毕业生难以成为高级专门人才。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之一就是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因此,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弥补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就成为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吉首大学商学院自2004年以来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培养“具有职业经理人潜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摸索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中职业经理人培养的规律,初步构建起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一、职业经理人胜任力要素分析
课程体系是基于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要求而确定的。为科学合理地调整优化课题体系,真正实现职业经理人培养的目标,首先就必须了解社会对职业经理人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即到底具有什么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人才能胜任职业经理人这一职责。基于前人的研究,我们首先构建起一个包括个人品质力、身心健康力、领导管理力等3个维度,忠诚度等15个要素的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模型(如表1)。[21为收集社会对职业经理人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具体要求,2010年8月吉首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小组通过问卷调查、企业家座谈等形式,选取部分往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工商企业进行了跟踪调查。在问卷调查和企业家座谈中,要求专家采用李克特五分法对职业经理人胜任力各个要素进行评价,并从重要性和稀缺性等两个方面对职业经理人胜任力各要素进行了度量。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用人单位对职业经理人胜任力各要素的评价均在2.5分以上,认同我们对职业经理人胜任力要素的设定。同时,在重要性方面, “专业技能”、“资源管理”、“组织管理”、“职业操守”、“创新管理”排在前5位。稀缺性方面,“专业技能” 排在首位, 然后依次是“创新管理”、“职业操守”、“组织管理”、“企业国际化经营”等。
二、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原则
基于以上工商企业家对职业经理人胜任力的调查结果, 为实现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吉首大学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小组认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进行优化, 以适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优化中应把握好这样几个原则: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第一,突出强能力、优个性的指导原则。长期以来,我国商科,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宽口径、厚基础”。这逐渐造成了工商管理专业“四不像” 的尴尬地位,即什么都懂一些,但又好像什么都不会。从以上企业家调查的结果来看,工商企业需要的是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视野的“通才”,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际管理技能的“专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 “专才” 比“通才”更重要,特别是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中必须突出强能力、优个性的原则,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优个性”成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原则。
第二,基于工商企业管理职能重组课程模块,选择企业核心管理职能构建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基于市场需求和高校自身资源优势,确定专业方向,直接面对管理职能岗位,切实提高学生在特定管理岗位的管理技能。
第三,注重隐性课程的建设。单纯的课堂教学无法胜任培养全部职业经理人胜任力的重任。职业经理人胜任力中有些要素包含很多隐性能力成分,这些隐性能力成分不能直接用显性语言来表达,不能用确切指标来度量,故只能通过一些隐性课程来加以培养。
如将忠诚度、职业操守、职业使命感等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中,将坚强的意志品质等 t2,理特质通过军训及心理健康讲座来实现。而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可以增设一些如管理沟通、商务谈判、管理等课程,也可通过举办商务礼仪大赛、创业大赛及素质拓展训练来实现。
三、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