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013-07-02 01:11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文中以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起点

  摘要:文中以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起点, 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基础上, 为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构了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并建议该体系中的课程按能力目标→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来设计实践教学, 最终达到为广东旅游行业培养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 旅游管理;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早在2004年召开的广东旅游发展大会上,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就要求全省大力发展旅游业, 力争到2010年把广东建设成为辐射全国、影响亚太地区、具有一定国际水准的旅游目的地, 成为中国出入境客流中心和集散地。至今, 广东已是全国旅游业规模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省份, 截至2006年底, 拥有的星级饭店总数和五星级饭店数分别达到1275家和155家, 均位居全国首位。
  1 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广东旅游、会展、酒店、餐饮行业的飞速发展和2010年亚运会的临近, 旅游业人才需求持续升温, 旅游业被《时报人才》评为广东第十大就业热门行业。业内人士指出, 目前广东最紧俏的旅游人才主要有三类, 一类属于最抢手人才: 如能熟练掌握出境游业务的管理人才, 具有在境外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导游人才; 二类是最急需人才: 如酒店、宾馆、旅行社职业经理人及销售、公关、客户服务等部门经理人才; 三类是最大量需要人才: 如导游、计调外联、旅游销售、产品策划、景区管理、前台接待、中西餐厨师、客房、餐饮服务等技能型人才和旅行社、酒店基中层管理人才。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据调查, 广东省几乎所有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都设有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居全国前列。但目前广东旅游业人才满足率仍不到40%,属于严重紧缺, 尤其是外文导游、酒店一线服务、管理岗位。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就决定了广东高职院校在旅游管理(含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上有别于本科和中职, 广东高职旅游管理(含酒店管理)专业必须将培养广东省旅游经济发展大量急需的旅游、酒店、餐饮行业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和基中层管理人才作为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和目标。这一明确定位是建构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起点。
  2 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分析
  高职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 要完成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和目标, 就必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包括从业基本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从业基本能力是指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的能力; 行业通用能力是指从事旅游业必须具备的职业技术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从事旅游行业某岗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表1是根据广东旅游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对广东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的分析。
  从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 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要选择从事旅行社服务与基层管理岗位或酒店服务与基层管理岗位, 除了具备从业基本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外, 还要求具备特定职业岗位核心能力, 这些能力都必须通过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来获取和提高。以上详实的职业能力分析是建构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坚实基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 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框架设计
  高职教育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在上图中, 除了四门单独开设的实训课程、四个企业实习项目外, 其余课程均为理论+实践课程; 在第二学年专项技能强化训练阶段,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选择相应的课程模块, 模块中的每门理论+实践课程都明确地对应某一职业岗位; 春交会、秋交会的短期顶岗实习课程将广东旅游行业的临时用人需求与学生实践有效对接。
  这一框架体系中课程的设置和学习安排充分体现了就业导向、能力目标、产学合作、工学交替, 实践教学贯穿了整个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但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完成旅游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和目标, 还必须将职业能力训练落实到该框架体系下的每门实践教学课程中。
  4 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建议
  笔者根据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尤其是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 在3年的学习中设置三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课程: 理论+实践课程、单独开设的实训课程和企业实习, 并考虑课程的前后衔接和学生能力提高的规律, 将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分成三个阶段: 职业基本能力训练阶段、专项技能强化训练阶段和工作能力综合训练阶段,笔者建议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可以按能力目标→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来设计, 即对每一专业课程相对应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工作过程分解基础上, 设计按工作过程序列化的项目任务包, 然后, 在教学过程中用工作任务驱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训练, 以达到能力提高的目的。下面以《导游实务》课程为例说明, 见表2。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本文中构建的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及能力目标→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模式已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示范性旅游管理专业成功实施, 学生的职业能力显着提高, 得到了广东用人企业和同类院校的充分肯定, 也赢得了国内知名职教课程专家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 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 俞仲文, 刘守义, 朱方来.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 李松青.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与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31).
  [4] 陈支武.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31).
  [5] 蒋庆斌, 徐国庆.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 2005(22)

本论文网专业从事代写毕业论文业务!如需转载请保留一个链接: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上一篇:缺陷产品强制召回的经济法属性略论 下一篇: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