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与效益分析初探(2)

2013-08-05 01:32
导读:带来。 ②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往往是潜在而不易被定义的,所以在分析成本时应当予以足够重视。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把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后
带来。
  ②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往往是潜在而不易被定义的,所以在分析成本时应当予以足够重视。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把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2)分析效益时应当考虑的问题
  企业履行责任可能为企业带来许多利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效益和非经济效益。
  ①经济效益。企业因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有两个方面:成本的降低、政府的补助。
  第一,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向社会证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例如,诺维信天津生产工厂通过了ISO-14001环保认证,尽力做到清洁生产,废物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废水处理后变成中水,提供给当地农民灌溉农田;固体废料经过处理后变成生物肥料,改善天津市的盐碱地土壤。这一举动在为企业赢得良好声誉的同时,还为企业节约水、电、能源的开支,变相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二,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可能为企业赢取获得政府补助或者优惠的机会。例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节能减排,设立每年预算为1亿元的保护专项资金,以调动企业积极性。开展污水原位再生、蒸汽凝结水回收、非电空调、热泵、离网型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照明等环保项目的企业,可在每年的3月或9月向开发区有关部门提出,通过认定后便可从“节能环保专项资金”中获得总30%~50%不等的补贴。
  ②非经济效益。层在考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经济效益时,更应当关注非经济效益。适当承担责任创造的非经济效益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形象和企业。
  第一,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竞争优势。合理的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在消费者群体中形成品牌忠诚度。良好的形象会增加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依赖性。在消费者看来,把商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企业,会将社会责任渗透到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产品质量检测和产品的售后服务中去,从而增大对该产品的依赖程度。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第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有利于形成员工忠诚和稳定员工队伍,并且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确保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用一定方法对成本和效益进行量化
  对企业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带来的成本和效益进行量化是一个难点。目前,实践中主要运用成本体系和效益体系进行计量。核算企业履行职工责任的成本,主要采用直接测算法和以单位折算的方法;核算履行环境责任的成本,除了可以采用直接测算法以外,还可以采用价值法、影子价格法、修正资本法等进行折算;核算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可以采用直接测算法,市场价值法和以单位工资折算法。对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收益进行核算时,企业可以采用效益计量体系:经济效益的核算采用机会成本法和影子价格法;非经济效益的核算采用社会法和专家评估法。
  总而言之,企业履行社会成本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经营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它可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有助于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管理层在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时,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相关成本和效益,并以一定的科学方法加以量化。只有在这种前提下,企业才能运用好社会责任的成本—效益原则为自身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宁:企业社会责任的费用效益研究.浙江大学,2007年:19-32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罗俊:官员和企业家论企业的社会责任.经济参考报,2007-11-9(32)
  [3]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出版社,1999:46-54
  [4]徐耀强: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与途径.企业文化,2007(1):30-33
  [5]朱丽霞: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其管理.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12):57-60
  [6]张晓峰许向艺:公司价值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生产力研究,2007(23):101-105
  [7]王阳: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对我国企业的积极影响.财会研究,2008(3):141-146
  [8]张朔: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投入成本与效益分析.商业时代,2007(3):22-25
上一篇:论公路项目管理的新模式——代建制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