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2.1同行业
将并购对象定位于同行业,可有效减少竞争对手,增强自身实力,扩大地位,且能力相对要求较低,但很可能受到其他竞争对手的阻挠;另外,虽然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成型的反垄断法,但政府也可能基于公平竞争的考虑对同行业并购活动实施一定的限制,这是不容忽视的。
1.2.2纵向产业
将并购对象定位于纵向产业,能够加强资源的控制和分配,实现生产或生产与销售一体化,减少产品流转的中间环节,起到降低的作用。但是,处于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存在着一种“杠杆”效应,即在行业形势大好情况下,整体收益将数以倍计;当行业形势不景气时,则亏损面无异于雪上加霜。
1.2.3具备特殊潜力的行业
将并购对象定位于具备特殊潜力的行业可以满足企业自身特定的需求,如现金需求、特殊资源(专有资产、特别许可证等)需求,或是有助于企业分散经营风险、进军新市场。但是,并购此类企业要求管理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便给并购后的企业做好定位,这往往较难把握。
无论选择何种并购对象,企业都应该审慎分析和抉择,并尽可能和并购动机匹配起来,使并购活动符合企业长远。
2.可行性研究
企业并购的可行性研究与一般的项目决策可行性研究类同,但远比后者复杂,它具体回答了“实施并购是否可行?”、“实施并购是否划算?”等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机会分析
机会分析即分析实施并购活动的前提是否得到满足,其行动时机是否恰当:
2.1.1法规分析
在实施并购活动之前,企业必须仔细研究与并购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法、公司法、税法、劳动保护法、反垄断法、保护法等,并与咨询顾问、政府部门积极沟通,确保并购活动不会受到约束,掌控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意外因素。
2.1.2并购对象的分析
企业应对并购对象目前的实力和发展状况要有全面的了解,应采用尽职弄清并购对象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状况、发展水平、或有负债等关键性内容,避免高估或低估并购对象的价值,或者避免陷入纠纷中。
2.1.3市场时机分析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开展并购活动,力争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完成并购活动。
总而言之,“知己知彼”乃是攻关克敌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在实施并购活动之前绝不能仓促行事,应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并购实务操作。
2.2经济评价
“产出>投入”是最根本的原则,并购活动也必须遵守这个原则。而企业并购的经济评价就是采用各种技术方法来确定并购活动产生的收益与成本的过程:
2.2.1收益评价
收益评价主要是通过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进行的,通常采取的价值评估方法有账面价值法、市场价值法、相对价值法、现金流量贴现法、实物期权法等,其具体操作属于财务评价范畴,应结合企业本身实际情况综合采用。此外,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评估目标企业,都不能忽视非财务资源如资源、网络、企业带来的价值。
2.2'2成本评价
显然,并购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耗费都属于并购成本,但并购成本并不仅于此,也包括并购活动前的筹划与并购活动后的整合发生的费用。作为并购企业的管理者,除了要明确并购活动产生的“显性”成本外,也要注意其中的“隐性”成本,以便合理地确定自身所能承受的价格底线和风险水平。
并购活动的经济评价是直接关系到企业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由于评估的角度不同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不对称,对价值的评估结果往往是不同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并购活动的成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对自身有更多的认识,做好周详谨慎的预测,以做出合理的评估,同时要不断收集相关信息,尽可能减少并购成本,增加并购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