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性的理性分析(1)(2)
2013-12-11 01:16
导读:二、内部控制制度自身的局限性 (一)人为错误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完美的”内部控制系统,都会因设计人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而带有缺陷。
二、内部控制制度自身的局限性
(一)人为错误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完美的”内部控制系统,都会因设计人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而带有缺陷。同时,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等,也可能使内部控制系统陷于瘫痪。
(二)越权管理
控制制度是 企业 最重要的管理工具,但任何控制制度最终都是靠人来执行的。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担任控制职能的人员越权管理,同样可能导致内控制度失效。
(三)计划没有变化快
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单位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一般都是为那些重复发生的业务类型而设计的,因此,可能会对不正常的或未能预料到的业务类型失去控制能力。企业处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之中,为便于生存和保持竞争能力,势必要经常调整经营策略,或增设分支机构,或增加新的生产线,这就导致原有的控制制度对新增的业务 内容 失去控制作用。另外,信息技术的高速 发展 与普遍 应用 ,也会给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提出新的 问题 与挑战。
三、提高内控制度有效性的对策
鉴于内部控制的这种固有局限,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除加大传统的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制牵制、簿籍牵制力度以外,应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联合国公共行政和财政处编制的《发展 中国 家政府审计手册》认为:在二十世纪,政府审计的重要发展之一是对内部控制观念的确认,以及创建内部审计单位,并把它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部分。内部审计通过对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加以系统的检查和评估,提交审计报告,其中包括对各种经营活动无偏见的、公正的、实事求是的 分析 和经过证实以后而应采取改进行动的合理建议,以协助各级管理部门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其次,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应加大注册 会计 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力度。注册会计师如实出具的内部控制评价意见,一方面能够监督制度执行者的行为,另一方面能有效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再次,全力推进内部控制国家化。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多是一种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从内部控制制度的受益对象来看,也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还包括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如外部股东、债权人、政府等。针对投资者风险意识普遍薄弱的情况,公司或公司的上级管理部门,应面向广大外部投资者和公司员工,定期举办风险知识
培训班,运用实证或案例分析的 方法 ,分析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关系,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人人都重视风险控制的人文环境。同时,笔者建议,广大投资者应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设立“证券投资者协会”,各地区设分会。协会负责帮助投资者办理投资诉讼,聘请专家举办讲座,为投资者出谋划策以及协助投资者监督被投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最后,应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弹性设计,再完美的制度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设计者应根据经营范围、企业文化、 科技 水平等的变化,不断调整内部控制系统,同时要注意组织之间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尚洪涛、邓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