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的比较(1)(2)
2014-01-14 01:32
导读:3.集体 经济 作为一种封闭的产权制度,已经越来越越无法适应大型 企业 的 发展 。如表8和图2所示,在 中国 工业 500强中,集体企业(包括集体企业和股
3.集体 经济 作为一种封闭的产权制度,已经越来越越无法适应大型 企业 的 发展 。如表8和图2所示,在 中国 工业 500强中,集体企业(包括集体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有25家,占5.0%,这类大企业的发展主要受其封闭的产权制度的 影响 。我国大多数集体企业的产权属于一次性博弈制度,即企业职工同集体企业财产之间的关系是一次性固定下来的,不受企业职工流入和流出的影响。这种封闭性的产权制度,给职工进入或退出企业的行为造成障碍,不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高。
4.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便利筹资、分散风险,稳定经营和提高效率等功能,是最适宜于大型企业发展的一种形式,但这种企业形式在中国的运用时间短,且很不普及。如表8和图2所示,在中国工业500强中,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一般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外资股份有限公司)只有56家,比重只有11.2%。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最适宜大型企业发展的企业形式所占比例太低,也是限制中国工业500强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企业外生性扩张困难。美国著名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曾经指出,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兼并联合发展起来的。这句话说明了兼并联合在大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扩张的过程中,单单靠自身的积累成长是非常缓慢的,必须借助于兼并联合这一外生性扩张形式。近代以来已经相继发生了5次企业兼并的浪潮,每次兼并浪潮都产生一些巨型公司。在近年来新的兼井浪潮中,就出现了诸如戴姆勒一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合并而成的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BP公司和阿莫科公司合并而成的BP阿莫科公司、波音公司和麦道合并而成的波音公司。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而成的东京一三菱银行等“庞然大物”。这些公司通过兼并联合,不仅扩大了经营规模,而且实现了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提高了效率和竞争力。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分属于不同的条条块块。一方面,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资源和市场进行条块分割,导致企业规模偏小、结构同构,有竞争力的巨型企业难以脱颖而出;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掣时,企业难以通过跨地区。跨部门的兼并联合来实现规模扩张和资源优化配置。根据统计,中国地区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1995年,塑料、化肥、钢铁、卷烟等,全国有29个省市区生产;化纤有28个省市区生产;电视机有27个省市区生产;自行车、洗衣机有23个省市区生产;电冰箱有19个省市区生产。有22个省市区把汽车作为支柱产业,有16个省市区将机械作为支柱产业;有16个省市区把化工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有24个省市区把 电子 作为支柱产业,有14个省市区把冶金作为支柱产业。据国家计委测算, 目前 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为93.5%,西部与中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系数为97.9%。
(四)贸易政策过度保护。建国以来,中国对国内产业长期实行高贸易保护政策,以防止国外竞争对手对国内企业的冲击。这种高贸易保护政策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有所改变,但中国目前所奉行仍然是保护性的贸易政策。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仍然存在较高水平的关税。目前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仍然高达15%其中农产品为21.2%,工业制成品为19.2%。其中,对汽车产品的进口关税居然高达80一100%。二是存在名目繁多、透明度很低的非夫税壁垒。中国有近1/3的迸口商品都设有非关税壁垒。其中,涉及面最大的是进口许可证,超过18%,第二大类是国家垄断贸易,占11%,而国家专营和进口招标均占7%。
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目的本来是想尽快培养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以便在取消贸易保护后有能力同国外竞争对手抗衡。但是,从实践来看,这一目的并没有达到。贸易保护并没有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反而妨碍了包括工业500强在内的国内企业的发展。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贸易保护政策损害中国企业发展的最典型的例于是汽车产业。高度的贸易保护政策导致了汽车产品的高额利润,诱致全国各地纷纷上汽车项目。由于资源的限制,各地的汽车生产厂规模普遍偏小,成本居高不下。但是,在各地的地方保护下,这些企业根本无淘汰和破产之忧,甚至还会产生高额利润。各地对市场和资源的分割导致国内汽车厂无法通过优胜劣汰来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可以断定,只要贸易保护政策继续下去,国内汽车产业就很难实现优胜劣汰,也就无法产生世界级的汽车公司。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