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意识——明清秘密教门滋生和发展的沃土((3)
2014-02-06 01:15
导读:三、民众意识和明清秘密教门的相互作用对 社会 的 影响 (一)明清时期秘密教门的迅猛 发展 明清时期,是 中国 秘密教门迅猛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明中
三、民众意识和明清秘密教门的相互作用对 社会 的 影响
(一)明清时期秘密教门的迅猛 发展
明清时期,是 中国 秘密教门迅猛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明中期以后,秘密教门更是发展迅速,根据一份统计资料,从成化到隆庆(1465-1572)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教门武装起事达到45起,其中千人以上有12起;从万历到天启年间(1573—1627),50年中教门起事达到32起,千人以上的7起。[13]
从教门的种类来看,到了明代的中后期,也不仅仅限于白莲教一种,新的教门教派不断出现,明朝中后期成了教门大发展时期。对于后世影响较大的一些教门,都是在那个时期出现的,比如罗教、黄天教、闻香教和弘阳教等等。到了万历四十三年(1615),礼部奏请“禁左道以正人心”时,列举了当时盛行的八种教名:“一名涅盘教,一名红封教,一名老子教,又有罗祖教、南无教、净空教、悟明教、大成无为教,皆讳白莲教之名,实演白莲教之实,有一教名便有一教主,愚夫愚妇转为煽惑。”[14]而到了天启年间,这种较大的秘密教门数目整整翻了一番,有十六个之多,[15]这还不算那些较小的名不见经传的教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教门的活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单单局限于起事造反,而是出现了很多以传教为生的世袭家族,例如山西的李福达家族、直隶滦州石佛口的王森家族,皆父传子,子传孙,延续数百年之久。
从教门发展的地理分布看,也是全国各地都有,从者甚多,仅闻香教在山东一地的会众,就有200万之多。[16] 在这种环境下,教门的经卷也流传开来,比如罗教的经卷《五部六册》,在明代就多次刊印,光是版本就有20种以上。并有号称临济正宗的兰风、王源静等的补缺注漏,以《金刚般若经注解全集》(即《
开心法要》刊行于世[17],并企图混入《大藏经》中,弘阳教则借助太监的资助刊印了大量的经卷。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明清时期秘密教门的迅速发展,除了其特定的 历史 原因之外,和明清时期民众意识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时期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明清时期,社会已经发展到封建社会的晚期,各种矛盾到了非常尖锐的地步,社会黑暗、吏治腐败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中国社会的结构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切为秘密教门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秘密教门的产生,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原因,比如明清时期的 政治 环境、宗教环境、民众受 教育 极低的文化环境、自给自足的 经济 环境等等,但我们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成熟的民众意识为秘密教门创立提供了精神支持。
那些教主在创教和传教的时候,无不利用了当时老百姓的精神需求,例如在 自然 灾害频繁发生的时候,担心前途没有把握、期待有“神人”能够保证他们在灾害出现之前,不发生危害他们安全的灾难;而灾难一旦发生,则企盼灾难尽早结束。
秘密教门就是利用农民的这种心态,向他们宣称劫难就在眼前。乾隆五十九年,湖北的西天大乘教宣称,山西平阳府王家庄有一块大石,一日大石头忽然裂开,内有“一日一夜黑风起,吹死人民无数,白骨堆山,血流成河”的字样,只有入教,熟读西天大乘教的经文,才能幸免。[18]面对如此可怕的场景,秘密教门开出的药方是只有入教才能得救。乾隆末年八卦教则宣称,入了该教,可以消灾免祸,不但今生获福,来世必得好处。如此等等。
秘密教门开出“美好”“实用”的药方,对于那些生活没有保证的农民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国的民众意识有很多 内容 ,他是下层民众为了在恶劣的条件下能够继续生存的精神支柱,反过来说下层群众的精神物质需求也反映在民众意识的内容里,比如追求美好生活的物质需求;祛病健身的需要即生理需求,追求权力的政治需求和追求改变生活窘况的金钱需求等等,都是通过民众意识反映出来。秘密教门的教主在创教和传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下层群众的这些需求,再杂揉上儒释道三家的部分内容,开出许多虚幻的承诺,切中下层群众的心理要害,教门遂得以迅速发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中国的民众意识虽然在各地都有存在,所述内容也都大同小异,都是歌颂美好,求真务实,但它们是属于比较低的层面,其主要特征是:第一,具有地域特点,一定的习俗,一定信仰仪式仅仅限于一定的地域之内,在当时 交通 资讯尚不发达的农业社会,这样的习俗就只能限制在一定的地区之内。第二,民众意识一般都以口头文学为主,很少形成文字的东西流传下来,秘密教门的出现恰恰弥补了民众意识这两个方面的不足,在明清时期众多的秘密教门中,跨地域、跨时空的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罗教、黄天教、清茶门教等都是横跨数省,存在百年之上的大教门,这些教门在创教过程中所吸纳的民众意识的内容,随着教门的传播也被传播扩散开,尽管这些内容也许被改造和歪曲。这些教门都有自己的教义,被记录在其经卷中,原先许多没有文字记载的民众意识传说,也随着经卷而被保留下来,成为教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文字的东西外,不少民间流传的形体动作也在秘密教门的传播之下走出地域的限制,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山东的清水教,本来是存在于鲁北一隅的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气功,经过教门的传播,成了数省众多信徒每日必练的功课。所以,明清时期秘密教门对民众意识的完善和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民众意识和秘密教门的相互融合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民众意识和秘密教门,都是存在于明清时期下层社会中。民众意识的基础更广泛、更持久,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秘密教门是在民众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里,民众意识和秘密教门的思想相互融合,民众意识借助秘密教门跨出地域和时间的界限,经过秘密教门里文人的整理,形成文字得以保存下来;秘密教门则汲取了民众意识的丰富营养资源,创造的教义更加贴近下层群众,也可以这样说,没有民众意识的因素,秘密教门不能在明清时期发展得如此迅速,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信徒。两者的相互融合对于明清时期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里主要表现在:
首先,促进了民众力量的增强。
民众意识对于老百姓的聚合作用是比较分散的,也难于持久系统地流传下来,但经过与秘密教门的结合改变了这种情况,下层民众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主要以秘密社会的形式出现。
第二,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时期,新的阶层、新的阶级开始出现。列强的入侵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新形势下,民众意识和秘密教门的融合也成为一种新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社会上各个阶层都很重视,就连统治阶级也不能忽视。我们考察近百年来发生的大事,几乎都和民众意识和秘密教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结语 从新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秘密教门:重视对民众意识的 研究
明清时期的秘密教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因为对其研究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许多学者已经在秘密教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何使研究更加深一步?显然,对中国民众意识的研究不应忽视。
民间信仰意识,是中国广大下层民众的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秘密教门和民众意识相互融合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因此要想更深入地了解秘密教门,就要加强对民众意识的研究。特别是把民众意识和秘密教门两者结合在一起研究,是摆在学界面前一个新的和十分必要的课题。
共4页: 3
论文出处(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