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八大错误管理理念批判(1)(2)

2014-02-07 01:08
导读:虽然把鸡蛋放入不同的篮子确实可以分散风险,但是有时船大难掉头。一旦企业某一方面出了问题,就可能影响到全局。候鸟式投资或者说多元化投资不是
  虽然把鸡蛋放入不同的篮子确实可以分散风险,但是有时船大难掉头。一旦企业某一方面出了问题,就可能影响到全局。候鸟式投资或者说多元化投资不是不能够做,而是有没有能力去做,有没有人去做。柳传志说得好:“如果搞一个项目,首先考虑有没有人来做。如果没有人做,就要放弃了,这是必要条件。”我国许多企业的领导崇尚投资“跟着感觉走”,今天作食品加工,明天进军酒店连锁,后天做网络科技,大后天文化传媒。总之什么高端时髦就搞什么,感觉越来越好,利润越来越少。企业搞候鸟式投资或多元化投资不一定就好,搞单一化经营就不一定不好,比如格力集团就只做空调等电器,照样很潇洒;肯德基只卖快餐,山姆大叔照样笑哈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只卖饮料,消费者照样说“你的味道我知道”;宝洁只卖洗涤产品,照样经久不衰。
  
  业绩论英雄
  
  尽管我们十分反感“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历史逻辑观,可是在崇尚理性的经济社会里,我们往往会发现,人们总是以业绩来衡量一个人的成败得失。韦尔奇是成功的,因为他任职的20年中将通用电器公司的销售额从1980年的250 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300亿美元。胡志标是失败的,因为他把爱多整垮的同时还搞商业欺诈。任何人的业绩成为他们是否成功的标尺,人们对他们的评判也会因为他们业绩的浮动而变化。
  事实上,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泾渭分明。有时候成功与失败只有一线之差,有时候两个人采用同样的方法与手段,但结果可能完全相反。在管理实践中员工创造良好的业绩有时并非有控制事态发展的能力,有时他们的成功只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想法。被称为“打工皇后”的吴士宏成功了,她为中国区微软创造了良好的业绩,毕竟那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市场机会相当多的年代,设想一下,如果换作今天,那就未必。笔者认为对于一个有远大蓝图的企业领导来说,评价员工的依据首要的是看他的潜在素质,而不是过于看重经营活动的结果,毕竟有良好的素质也就提高了经营成功的概率。正如一位国际管理大师所说的“一般人只对经营活动的成果感兴趣,但对于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来说,把握员工的潜能是十分重要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乌托邦情结
  
  必须承认,我国许多企业都有浓厚的500强情结,不仅许多企业作为奋斗目标提出来并挂在墙上,而且许多地方政府明确提出来要支持地方的哪几家大型企业进入500强。除了中石化、中石油等特殊企业进入了500强之外,还有哪几家进入了或有那样的潜质呢?许多企业在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企业文化沉淀、企业资本积累等诸多方面都非常模糊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站在时代的高处,发出了要改变世界的强烈的呼声,我们在热烈鼓掌的同时,会窃笑“痴人说梦”也是挺美的。毕竟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自身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律。利益的获取、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等都不是依靠一些空洞的口号就可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的。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市场空前开放的时代,需要严谨科学的态度,需要脚踏实地的前进,需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也需要理想,但这种理想必须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尊重人性的、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理想。离开当代中国的经济和人文环境,空谈理想,就是早已被历史抛弃了的乌托邦。
  乌托邦情结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具有明显的整体主义倾向,企业全面描述一个社会,并且对未来社会的描述非常的全面而且具体。其次乌托邦情结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的倾向,他们把目标定得特别高,而且描述得十分完美。这使得他们的理论比传统的理论更有雄心、更有广度、更具有煽动性。虽向往之,实不能至。最后,乌托邦情结具有明显的激进主义、盲动主义的倾向,即使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固守到底。显然,在今日的许多企业家的话语体系和方法论体系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与乌托邦同质的关键词。如某企业家经常用非常煽情的词语对员工进行洗脑和思想灌输:“决定一切的不是资金、技术、关系,也不是商业技巧、经验、方法或者什么秘诀”,那是什么呢?该企业家说:“理想主义是引导我们前进的旗帜!”与此同时,他们所取得的成就让我们只看到辉煌而忽视了一些潜在的问题而被假象所迷惑。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企业家的乌托邦情结是时代的宿命,是一个狂热年代遗传给他们的危机,而这恰恰也是中国企业失败的原因。

中国大学排名
  参考文献:
  1.苏小和.中国企业的“非制度生存危机”.商界[J], 2004
  2.宋养琰,刘肖.企业创新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黄快生.现代营销四大真实谎言.数字财富[J],200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反沃尔玛化”与商业业态的理性选择(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