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企业八大错误管理理念批判(1)

2014-02-07 01:08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企业八大错误管理理念批判(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内容摘要:在已经进入后WTO时代的今天,我国企业面对外资

内容摘要:在已经进入后WTO时代的今天,我国企业面对外资企业咄咄逼人的攻势,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并改正自己的一些落后甚至错误的管理观念。管理观念是经营管理活动的先导,脱离管理观念谈论管理实践都是空谈。在当前我国企业界,克服被许多人奉若神明的八大管理通言势在必行。

  关键词:文凭拜物教 劣币驱逐良币 大就是好 关系就是一切 营销万能症 候鸟式投资 业绩论英雄 乌托邦情结
  
  经过几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全面的市场竞争,许许多多的企业逐渐走向成熟,摸索适合自己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发展道路。但是我国企业界开放的时间太晚,依然存在诸于文凭拜物教、劣币驱逐良币、大就是好……等陈腐和错误的管理思维和观念。在进入后WTO时代的今天,如果我国企业界的这些所谓的通言不加以纠正和克服,将会影响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甚至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文凭拜物教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的信条是“金钱就是一切”—货币拜物教,即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以剩余价值的多少作为取舍的一个基本标准。现在中国许多企业在聘人、用人、确定薪资报酬等方面是以有某种学历或某几种资格证书作为取舍的一个基本标准,对此有人戏称为“文凭拜物教”。文凭不等于水平,也不等于能力,文凭、证书固然重要,但能力更重要,更何况教育具有滞后性呢?很多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一方面积极与高校合作,按照他们的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培养学生,开展订单式教育;另一方面不问文凭,只要通过他们的专门测试就录用。外资企业的这种做法就是打破文凭的崇拜,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实用性。在管理越来越务实的年代,那些盲目崇拜文凭的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反思,转变用人观念和态度。


  
  劣币驱逐良币
  
  在金本位时代,货币流通领域内曾有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当人们同时拥有质量不同的两种货币时,出于拥有财富多少的考虑,人们就会把质量差的货币用于流通,而把质量好的货币收藏起来不用,从而使得货币流通领域内质量差的货币驱逐质量好的货币。无独有偶,在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许多企业的领导把企业内的员工分为三类:人才、奴才、蠢才。人才固然好,但不敢用,因为能力太强,害怕夺自己的江山;蠢才不能用,因为他们不会干事而害了自己;奴才最好用,既听话又能做事。由于目前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的是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每一个领导都有一个管理宽度,所以企业最高领导用奴才,奴才再用奴才,这样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出现了。这种用人机制会造成“奴才驱逐人才”,使得有真才实学的“千里马”受到不学无术、只会投机钻营、阿谀拍马之徒的制约和抑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大就是好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成本、利润确实和规模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许多企业领袖通常所说的规模经济。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年来企业并购、多元化经营搞得热火朝天,为争夺名义上的行业第一闹得面红耳赤。做大规模、争夺第一可能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也可能是为了提高知名度而进行的炒作。我国很多的企业挖空心思搞大规模,争夺行业第一。前几年,康佳就和长虹“谁才是中国彩电业的红太阳”而闹得不可开交,而生产热水器的同城兄弟万和和万家乐为争夺第一居然造假证书。其实规模大、知名度高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规模太大,超过了最佳规模经济点,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增加成本,降低利润,而且内部管理难以协调,遇到风险不易改变经营方向。 大学排名
  
  关系就是一切
  
  继19世纪中期公共关系学成为较成熟与完整的体系后,注重与顾客、员工、政府机构、新闻媒介等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成为公共关系学的核心内容。客户关系管理、公共关系、关系营销等成为了企业界的流行色。“开发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维系一个老顾客成本的3倍”,“企业80%的价值是由20%的员工所创造的二八理论”,“企业家要长三只眼睛:一只眼睛盯市场、一只眼睛盯内部管理、一只眼睛盯政府”以及“成也新闻媒介败也新闻媒介”的理念或言论,使得“关系就是一切”成为了中国企业界的金科玉律。特别是在受到儒家文化两千多年的熏陶,以“差序格局”来处理人际关系原则的国度里,关系更有特殊的重要性。旨在提高顾客融洽度和忠诚度以及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花里胡哨的计划和措施实施了一个又一个,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在于,只注重庸俗关系的建立和培育,而不注重内提素质、外树形象的基础工程,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是行不通的。
  
  营销万能
  
  企业的生死成败、资源重心,全压在市场营销一个环节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企业产品销售不好时,增加业务员,广招经销商,争夺广告标王;当产品因成本太高而定价过高时,企业会采用供应链管理,压缩运营成本;当产品质量不够理想时,企业会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当企业销售渠道不畅、顾客抱怨企业对他们关心不够时,企业会采用客户关系管理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实行全员公共关系。总之一句话,营销万能。实践证明,这类企业即使成长起来也不具备强有力的抗风险能力,一遇到突发事件就容易走向败落。
  
  候鸟式投资
  
  候鸟式投资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如果通俗一点说就是到处投资、浅尝辙止、多元化经营。似乎不仅是我国企业喜欢候鸟式投资,这大概是全球许多企业存在的通病,像可口可乐这样势力雄厚的企业都曾经搞过候鸟式投资,那么像我国许多一夜之间暴富的企业就更不用说了。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反沃尔玛化”与商业业态的理性选择(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