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引言
有着“第三利润源泉” 的现代物流是在2O 世纪70年代末引入中国的,90年代中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把物流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自9O年代末以来不断升温的“物流热”。拥有良好的物流体系不但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还会优化整个社会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已成为各方共识。
2O世纪以来,石油已经成为各国的重要原料、主要能源和战略物资。中国加入WTO后,已在2005年初开放成品油零售市场,将在2007 年初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多年来我国石油销售企业物流量大,物流费用惊人,如何发展现代物流、降低物流费用,抵御汹涌而来的外资石油销售企业,已成为我国石油销售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争取市场竞争优势所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中国石油销售企业从事物流管理工作,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石油销售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所具有的内部优势和劣势、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希冀能够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提高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有所裨益。目前,国内的石油市场主要是由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集团控制,因此,本文所做的相应分析主要针对两大集团的销售公司。
二、石油销售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指对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加以组合,得出可选择对策的战略分析法,如表1所示。
石油,化工-[飞诺网FENO.CN]
(一)优势分析
1.具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品牌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素质、信誉和形象,也是企业的一笔难以准确估计其价值的巨大无形资产。“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这两个响亮的品牌名字,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具有一定的地位和良好的形象。高附加的品牌效应不仅使两大集团在市场上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力,直接影响或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同时也有利于其加强对特约经销商进行管理,使产品分销渠道更加畅通,促进市场更加有序竞争。
目前,在供应链的终端——加油站,两大集团公司已经表现出很强的品牌效应。在各自的辖区内,无论走进哪座城市,无论行驶在哪条交通干道,都能看到标识统一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 的加油站,充分彰显了其良好形象,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统一形象后,加油站的加油量平均增加了20%以上。同时,社会加油站的经营者受到强大的品牌效应的吸引,纷纷以不同方式加入到两大集团的队伍中来。特许经营加油站的数量明显增多,目前已占两大集团加油站总数的10%以上,两大集团对于终端的控制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目前,两大集团已经从品牌标识、服务规范流程、产品品质等方面,对各自的品牌进行了全方位的规范。给消费者形成了一种统一的品牌概念。
2.完善的零售终端销售网络。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公司现有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东北等18个专业销售公司和1个专业油品海运公司,主要经营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和其他石油产品的销售。2004年,销售成品油6282.1万吨,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38.1%: 拥有加油站17215座;成品油零售量2053.97万吨,主要市场内零售市场占有率达到27%;成品油直销量1965.4万吨;终端市场份额为30%。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现有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东北、西北、川渝等39个分公司,主要经营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和其他石油产品的销售。2004年,销售成品油9459.2万吨。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57.2%;拥有加油站30063 座;成品油零售量5325.1万吨,主要市场内零售市场占有率达到70%;成品油直销量1965.4万吨;成品油零售、直销量占总经营量的77.07%。
3.无与伦比的资源优势。毫无疑问,两大集团目前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不仅在下游销售上优势明显,而且在上游的开采、中游的炼化上更是具有绝对的资源优势。国内有限的民营资本根本不可能撼动其统治地位,即使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外资,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与其直接对抗,而是大多采用合作的方式。毕竟,全中国石油资源的绝大部分都掌控于两大集团手中。
(二)劣势分析
1.现代物流意识不足,物流人才短缺。发展现代物流,关键是要具备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目前,两大集团的销售公司内部对现代物流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大多数人员对物流的系统性认识比较差,认为物流就是成品油运输,供应链管理意识非常薄弱。无论是基层的物流操作人员、中层物流管理人员还是高层的物流决策人员,其相关物流知识都比较匮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石油销售企业的员工教育培训相对滞后,其物流理念、文化素质、经营策略、管理理念、业务技能等各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更新和提高。
2,运输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由于技术落后、历史包袱沉重等原因,国内石油生产和销售企业的产品成本普遍较高。对于石油销售企业来说,油田大都在北方,而主要消费市场在南方,资源远离主要消费市场,“北油南运”造成运营费用较高,运输成本占到流通成本的60%-65%。有时这个比例还要高。石油销售的终端环节加油站的运输费用也很大。目前国内有些加油站的站内吨油费用高达9O多元,高出加油站站内平均吨油费用的一倍多。地处偏远的加油站,更需要较高的配送费用。如果把配送的费用也算入到加油站的吨油费用里,很多加油站的利润会大幅降低,甚至是亏损。
3.仓储设施布局不合理。我国石油的仓储设施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地区,在这些地区的仓储设施已经过剩,而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仓储设施的需求量远远超过市场的供给量。同时,销售企业的二级仓储网点布局分散,不能利用有效的地域优势。库容辐射半径小、运距远、费用高、调运周期长,这些不利因素导致运输成本偏高、资源供应不均衡,给物流的组织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