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基础的职业生涯管理——现代企业持续(3)
2014-04-14 02:23
导读:4、实施评估 企业应对职业生涯管理进行全过程、多角度的评价,以检验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的执行情况,并为后续工作作好准备。导入职业生涯管理后,企
4、实施评估
企业应对职业生涯管理进行全过程、多角度的评价,以检验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的执行情况,并为后续工作作好准备。导入职业生涯管理后,企业在第一年中,职业生涯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每季度进行一次总结,以后每年进行一到两次总结。2至5年进行全面回顾性总结,推广好的经验,改善存在的不足,包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在全体员工中推行职业生涯管理一段时间后,可进行全面的总结,从而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和成功经验,把职业生涯管理制度化、模式化,也就是对一些重复性的职业生涯管理活动根据好的经验,将活动的程序、内容“标准化”相对固定下来,成为以后的定式,减少混乱、提高效率。这一过程可与组织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共用一个网络平台,使员工及知识管理的各种信息充分共享。
6、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并做出相应调整。既要使得员工的职业目标选择和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对其有着长期、有效的激励作用,又要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职业领域,变化是永恒的主题。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可以预测的,有些则很难。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的规划进行评估和修订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以此来不断的使员工得到发展与进步,员工的知识技能不断更新换代,知识资本转化为的竞争力也更具有优势,企业因此得到持续发展,并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由以物为中心转向以拥有巨大知识财富与智慧的知识性员工为中心的管理。如何在新形势下建立新型的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使稀缺的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发挥最大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尤其在常规的竞争手段很难在白热化竞争的市场上赢得明显的竞争优势时,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创建成为关键。传统的知识管理着重于抽象的知识的获取、存储、运用与增值,而忽略了人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而职业生涯管理则偏向于个人职业的发展与成长,忽视了个人对知识的期望,这必然为企业长远发展埋下隐患。本文把知识管理与职业生涯管理结合起来,提出了如何在企业中实施基于知识基础的职业生涯管理。当个人的知识与组织的知识相融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了保障,这种基于知识基础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当然,在实施基于知识基础的职业生涯管理的实践规范及它的普遍适用性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论证。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F?德鲁克著.杨开峰译.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美]鲁迪?拉各斯,丹?霍尔特休斯著.吕巍,吴韵华,蒋安奕译.知识优势:新经济时代市场制胜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 [英]安妮?布鲁金著.赵晓江译.企业记忆:知识管理战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4] [美]哈罗得?R?华莱士,L?安?马斯特斯著.邵剑兵译.人生与职业开发[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
[5] [美]Felix Janszen著.雷华,马乐为译.管理创新:公司发展的全面解决方案[M].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6] [美]杰夫里?普费弗著.胡汉辉,李娅莉译.求势于人:释放员工能量,实现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 张润彤,朱晓敏.知识管理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8] 王琪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物价出版,2002.
[9]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社.员工教育训练实务及案例[M].中山: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10] 韩p平.论知识员工的开发与管理[J].人才开发.2002(3):10-11.
[11] 苏方国,赵曙明.系统化人力资源实践与企业竞争优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2):7-11.
[12] 马士斌.生涯管理:企业承诺决策模型[]J.中国人才.2003(2):37-39.
[13] 何德勇.KM VS HRM: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企业研究,2003(3):32-35.
[14] 张光明,张松林.如何帮助员工指定职业发展战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8),:45-46.
[15] 马p凌,卢继勇.个人职业发展与组织人才战略[J].中国人才.2002(11):38-39.
[16] 张建红.企业管理的新课题:实施职业生涯开发系统[J].天津经济.2003(1):53-54.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7] 李殿军.论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J].经济师,2003(5):135.
[18] 谭p蓓.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经济师,2003(5):112-113.
[19] 谢晋宁.后企业时代的职业生涯开发研究和实践:挑战和变革[J].南开管理评论,2003(2):13-17.
[20] 甘永成.实施知识管理的系统框架及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03(1):21-25.ppppp
[21] 刘志彪,姜付秀.基于无形资源的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2003(2):71-77.
[22] 王兰云,张金成.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J].当代财经,2003(4):91-94.
[23] 赵p勇,郭红玲,武振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J].经济体制改革,2003(1):60-63.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