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内容摘要:目前,物流业已成为广州经济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国际物流巨头等纷纷抢滩广州市场,在带来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经营理念。本文运用“总部经济”理论,通过分析广州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优劣,提出广州物流业的发展已具备“总部经济”的时机和条件,应该借助“总部经济”的理论,科学、合理地确立自己的目标定位,以提升广州物流业的质量优势为立足点,实现广州物流业“又好又快”地向前稳步发展。
关键词:总部经济 物流业 质量优势
自2003年“总部经济”理论在我国被提出来以后,其理论便以“能够满足两个需求、产生五大效应”的学科特点而迅速向全国传播。所谓“两个需求”是指:欠发达地区对发展的强烈需求;公司总部在一个地区的聚集既带动当地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当地服务类企业的聚集又能吸引公司总部的前来,两者互为配套、共同发展的需求。所谓“五大效应”是指: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具备了“总部经济”发展的肥沃土壤,例如开放、高效、便捷的市场化区域环境,较强的制造研发能力、完整的产业链、密集的企业群等等。目前,从全国区域布局来看,“总部经济”形态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三个经济发展领先的区域;从全国城市布局来看,“总部经济”现象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从行业来分析,物流业是典型的“总部经济”。在物流业中,企业总部与基层物流部门,物理空间上完全可以不在一个地方,而是将总部放在信息集中、资讯发达、交通便利的中心城市,发挥总部的“中心外围效应”,以便能及时获取商情,快速调度,从而满足客户需要,增强市场竞争力。 大学排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广州的物流业如何贯彻国家“又好又快发展”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把握机遇、加速发展呢?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总部经济”理论,对广州的物流业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认为广州物流业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广州要确保在华南地区的物流中心地位,不能只看其发展的数量,更应注重其发展的质量。广州的物流业应借助总部经济理论,科学、合理地确立自己的目标定位,以提升广州物流业的质量优势为立足点,促使广州物流业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总部经济理论的启示
“总部经济”是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经济模式,它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统称(赵弘,2003)。总部经济主要的理论精髓是:企业总部与加工制造基地在空间上逐渐实现分离,总部向中心城市聚集,而产业制造基地向制造成本较低的区域集中的规律,并出现专业化和集群化的趋势(赵弘,2006)。总部经济属于“一手‘托’着欠发达地区,一手‘托’着发达地区”的梯级发展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关注了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和区域发展所出现的一些新经济现象,有效融合了企业组织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的最新进展,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深化和延伸。
发展总部经济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如高端的资源投入、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信息处理人才、专业化,并具有一定集聚程度的服务业发展、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发达的现代交通体系等。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地的区位特征、资源条件、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总部经济的发展态势也应有所差异,因此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应依据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的等级和发展目标,二是城市的比较优势,包括交通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劳动力素质优势、信息优势、创新优势以及体制优势、特殊政策优势等。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市,在2006年的“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中,广州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总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统计资料表明,广州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增长,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最大。据统计,2005年广州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达56.86%,对GDP的贡献率最大,贡献了8.98个百分点。广州第三产业中的物流产业发展最为迅速,截止到2004年底,广州市物流注册企业累计达2494个,增长26.5%。与此同时,国际物流巨头DHL、伯灵顿物流公司、联邦快递纷纷抢滩广州市场,物流业成为拉动广州经济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随着广州南沙港口和新白云机场物流量的迅速增长,港口型物流经济和空港型物流经济也已初见端倪。因此,发展广州物流业的总部经济已具备应有的时机和条件。
广州物流业发展总部经济的资源优势
(一)区位优势
广州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属于华南地区核心城市,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背靠珠三角和泛珠腹地,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中心和枢纽。目前,珠三角已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广深、广佛、佛开、深汕、江鹤、江中、江珠等高速公路将珠三角连为一体;铁路建成了衡广复线和广湛、广梅汕、广深、京九线,形成了纵贯南北、横连东西的三纵一横省内网和三条出省通道,交通十分便捷。同时,珠三角一带的河流把华南地区重要的大港深圳港、广州港及其它数十个内河小港连成一片,为珠三角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水上运输通道;通过西江还可将水上运输延伸至川、云、黔、桂等省。广州、深圳、珠海三大国际机场,已开通了10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形成了辽阔的经济腹地。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