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系统特性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启示(1)(2)
2014-05-01 01:17
导读:二、企业的系统性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第一,重视企业的发展环境。企业的领导者应仔细审视本企业所处的环境,并有深入的了解。企业的战略规划必须明
二、企业的系统性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第一,重视企业的发展环境。企业的领导者应仔细审视本企业所处的环境,并有深入的了解。企业的战略规划必须明确体现出管理者对外在环境的各项假设。但凡经济与人口趋势、政府管制的变动,乃至新科技、竞争者之间所组成的联盟、以及影响产品需求的有利及不利因素等等,都应该在关注的范围之内。事实上,每个企业所面对的大环境都是一样的,成功者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凭借的是具有不凡的眼光、感受与能力,以及对变化的敏感性,从而正确判断出对自身的环境、产业、竞争与业务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建立合理的管理架构和机构配置,对企业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界定。只有高水平地建立了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才有可能获得系统良好的动态输出响应。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优良,需在系统动态运作中方能得到验证。当一个企业系统建立了自身静态结构,确立了系统内部结构参数和人员配置后,一旦接收到企业管理者或指挥部发布的方针政策或措施等外部信号激励,整个系统便运作起来,即系统输出从不稳定变化过渡到最终的稳定响应结果。企业所最终追求的是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优良,即系统动态品质好,过渡过程短而平稳,振荡幅度要小,系统稳态输出响应波形完好不失真,这一点与物理系统是一致的。
第三,增强企业的自我协调控制能力。企业愈是现代化,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就愈突出。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层,要从过去企业发号施令的当权指挥者逐渐变为系统动态运作的协调员。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认识和转变。须知在现代化企业里,任何权力的过度集中就将意味着矛盾的集中,而矛盾集中的后果将直接影响甚至阻碍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化企业里,各层次的权力应当是有限度的。要下决心实现权力与职责的层层分解和下放,重点在基层,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人员专心做好系统运作协调工作,并且腾出手来着眼于研究企业的市场生存和自身的发展。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第四,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对于现代企业,它的内部各部门分系统就是纵横交织的信息网。如果没有信息反馈,企业动态运作中的诸多事件不仅得不到良好的响应结果,而且往往在执行过程中,部门之间、部门与决策层之间得不到信息协调,甚至逐渐音讯皆无,事情不了了之。建立决策领导层与各级部门及基层的反馈信息网和联络渠道至关重要,通过先进的手段如办公自动化、生产监控等系统,不断跟踪和采集各部门和基层的运作状态以及生产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校正措施,使企业稳健运行。
第五,提高企业的抗干扰能力。这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静态管理架构建立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系统的固有属性或品质。管理架构是否合理,且满足并匹配于现代化企业的运行机制,将直接对系统运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现代化系统企业,从一开始着手建立管理架构,就要避免设立庞大的机构,众多的人员配置。和采用传统老式的管理模式,以增大系统的质量,降低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而精良的管理构架,明确和周全的经济责任制,精确的部门分解,将极大地增强系统的刚度,提高和加强整个企业的抗干扰能力。
参考文献:
[1]约翰·波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熊素红,马君.略论组织行为理论的新发展[J].新疆社科论坛,2005,(01).
[3]周生辉.企业管理科学中的自律人假设,企业经济[J].2005,(03).
[4]国富执行力课题组,本土化执行力模式[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5]王重鸣.管理
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