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情感管理——和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隐性力量((2)

2014-06-05 01:10
导读:(2)榜样示范、淡化“权威”。“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身教重于言教,要想员工做到知行统一,发挥管理的长效作用,管理者自身除

  (2)榜样示范、淡化“权威”。“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身教重于言教,要想员工做到知行统一,发挥管理的长效作用,管理者自身除了具备过硬的思想素质、广博的智能结构、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外,还应淡化“权威”,放下官架子,身正垂范,增强示范效应。优秀的管理者不靠发号施令和权威来压制人,而是崇尚民主化管理,实行“职务无称谓”制度和“平等共事”的机制,以人格折服员工。
  (3)平等沟通,增强凝聚力。
  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组织内部要营造一种自由、开放、分享、平等的人际氛围,除正式而制度化的交流途径之外,还要启用各种非正式的沟通渠道。管理者要善于倾听,了解实情,把准员工的思想脉搏和心理动态,洞察员工的内心需求;管理者还要投入真情,彼此相融,与员工达到知心、知情、知理、知行;管理者更要富有爱心,善于保护员工。当员工的利益受到侵害或被误解时,要敢于直言,维护员工的尊严。当员工遇到困难时,要尽力为员工提供真诚的帮助,让员工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被组织重视,并寄予心灵的归属和依托。
  3.重视员工的心理管理,发挥情感管理的心理保健作用
  传统管理更多地是采取任务管理模式,对员工的情感关注不够,员工容易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实践证明,心理疾病不仅是威胁个人健康的大敌,而且是破坏企业组织效率的大敌。如果员工心理存在问题,就会导致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职业倦怠等心理现象,导致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高。特别是普通员工,由于他们工作性质单一、工作内容重复,心理上很容易表现出厌倦、易怒、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等消极心境,生理上也伴随出现肩背、颈部疼痛、肠胃不适、睡眠障碍等躯体化症状。因此,企业应调动全部的管理力量,多途径地开展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大学排名


  (1)加大职业心理健康投资,把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对全体管理者进行培训,树立人本理念,转变管理方式;其次要加强企业环境建设。通过改善工作的硬环境(如工作条件、制度保障等)和软环境(如组织结构改革、团队建设、领导力培训、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给员工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团结、向上的工作环境,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指明员工的发展方向,消除环境因素对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
  (2)进行职业心理健康评估,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通过问卷、访谈、座谈会等方式,对员工进行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员工的压力、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等,由心理专家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应对策略。
  (3)加强职业心理健康的宣传和疏导。首先,利用海报、橱窗、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增强员工关注健康的意识,建立健康新模式。其次,通过压力管理、挫折应对、情绪管理等培训,帮助员工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增强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再次,对员工中突出的心理问题要及时提供心理援助,进行专业疏导。最后,加强对主管人员的情商培训,掌握情感管理的技术,提高管理技巧。
  4.营造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发挥情感管理的价值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一种精神力量。和谐的企业文化是员工健康成长的土壤,对员工发挥着价值导向作用。企业的管理行为就是企业文化的践行。员工的主体性、员工的内心需要、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效的沟通机制、和谐的文化氛围、正确的价值导向等都是通过企业的管理行为来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不仅使各项管理得以顺利实施,能够最大范围的统一职工的意志、规范职工的行为、凝聚职工的力量,而且使每个人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使企业得以稳健、和谐、持久的发展。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参考文献:
  [1]孙 耀: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2](美)S.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赵翔安:情感管理:高效的用人之道[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李菊英
上一篇:广州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1) 下一篇:正视信息技术在企业竞争力中的角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