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吸引和利用外资既要考虑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更要考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清醒地看到,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在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甚至有可能使人陷
入比较优势陷阱。在我国工业化初期,以劳动力成本或天然资源为优势的产业,通常都是进入门槛不高的产业(李义平, 2006),要将这一优势变成真正优势、竞争优势,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引进外资政策,对于那些对资源消耗大和对环境破坏大的外资项目,要做充分论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进入门槛,根据动态资源禀赋原则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这样,将劳动力资源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而且有利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反思地大物博的传统思想,吸取有关国家能源储备和利用的经验,制定能源新战略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基于此,我们必须反思地大物博、能源大国等传统思想,借鉴日本和美国的能源战略经验,多管齐下,推行能源消费多样化,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建立石油储备制度,把石油的地上油罐储备与地下技术储备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制定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把开源与节能有机结合起来;把国内生产与参与国际竞合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全社会的能源需求和能效变化的预警指标体系,等等。
参考文献:
蔡昉,杜阳,王美艳. 2005. 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35.
陈庆修. 2003.把比较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J]. 岭南学刊(3).
代谦,别朝霞. 2006. FDI、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J]. 经济研究(4).
傅庆云 等. 2004a. 各国能源概况[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1.
傅庆云 等. 2004b.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形势[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83.
盖尔·约翰逊. 2004.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 林毅夫 等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37.
黄辉. 2001. 国际经济学原理[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7-8.
李义平. 2006. 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N]. 人民日报:04-19.
吕政. 2001. 中国能成为世界的工厂吗[J]. 中国工业经济(11).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刘伟. 2006. 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 经济研究(1).
刘湘国. 2006. “民工荒”与私营企业的管理理念[J]. 嘉庆学院学报(1).
钱凤娟,王晓娣. 2005. 民工荒成因及对策[J]. 企业经济(11).
王涛. 3005.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能源挑战[N/OL]. 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www.people.com.cn/4-29.
文懿铎. 2005. 世界资源争夺形势及我国面临挑战与对策[EB/OL]//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http//www.macrochina.com.cn/ 11-25.
徐康宁,王剑. 2006. 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 经济研究(1).
徐晓玲. 2004. 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模式的选择[J]. 经济问题(12).
许经勇. 2005. 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互补性[J]. 经济经纬(3).
袁志刚. 2006. 劳动力优化配置及其在中国的特别意义[J]. 经济研究(1).
曾毅. 2006. 试论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中国社会科学(2).
朱之鑫. 2004. 经济增长对促进就业明显弱化[N]. 中国青年报:04-29.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