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科技创新人才的典型特质及培育政策建议(1)

2014-11-10 01:40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科技创新人才的典型特质及培育政策建议(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摘要:对84名顶尖科技人

     内容摘要:对84名顶尖科技人才的研究发现,创新意识、稳定的研究方向、敏锐的观察力、系统思维能力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四个典型特质。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政府要重点关注塑造利于创新的教育文化、发挥科技评价的创新导向、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等因素。各类科研机构也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建立符合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评价体系,从薪酬体系、选拔机制、发展渠道和科研基础建设等方面强化对科技人才的创新激励机制。

 关键词:科技人才,创新,典型特质,培育政策

  
  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自主创新是我国当前的战略举措。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虽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近4000万,但高层次科技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亟待加强。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的十六字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对我国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育目标是明确的,即要以培育一批创造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的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为首要目标。同时培养大批各个层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学术和技术梯队中形成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和符合科技创新需求的人才结构,以推动科技活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创新实践。

  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界定及背景特点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人才的定义是: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就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据此,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为了了解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质,我们选取符合以下标准(谭立刚,2004)之一的84名典型创新型人才进行分析(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样本选自于《跨世科技创新人才》,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二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奖励项目的主要研究者,长江学者和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的第一、第二完成人;三是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术带头人;四是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或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主持人;五是在高科技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科技创业者;六是在国际上公认的权威期刊上发表有价值论文的第一作者。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均为各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中两院院士26人,长江学者9人,共获得319项科技奖励,包括国家级三大科技奖励58项,国际科技奖励15项,是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典型代表。

  本研究样本的人口统计数据具有鲜明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趋势。(1)中青年学者比重大。在84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中,中青年学者比重最大,有40人处于40~49岁的年龄阶段,占48%;其次是60~69岁的年龄阶段,共有18位,占21%;再次是50~59岁和70~79岁这两个年龄阶段,分别有9位和8位,占11%和10%;80岁以上的有3位,占4%;40岁以下的有1位,占1%。在40~49岁年龄阶段中,40~44岁的青年学者居多,共有26人,具体为40岁(1人)、41岁(7人)、42岁(7人)、43岁(7人)、44岁(5人);45~49岁的中年学者为14人,包括45岁(4人)、46岁(3人)、47岁(1人)、48岁(2人)、49岁(3人)。从中可以看到,中青年学者正逐渐成为我国科技领军人物的中坚力量。(2)华东地区学者比重大。按照全国地域划分标准,我们把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籍贯按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等七大区域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密切的关系,来自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明显要比东部地区的少。籍贯在华东地区的学者共有36人,占43%;其次是华北地区,共有12人,占18%;再次是东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分别有5人,各占6%;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有4人,各占5%。(3)拥有博士学位的学者比重大。在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中,有52名学者具有博士学位,占62%,其中4名学者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其次是本科学历的学者24名,占29%;硕士学位的学者8人,占10%。中青年学者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更大,在50岁以下的学者中34人具有博士学位,占该年龄段总数的83%。(4)无行政职务的学者比重大。在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中,仅有10人担任各类行政职务,其中作为研究机构或企业行政负责人的有3人,作为国家级实验室负责人的有7人,而没有担任任何行政职务的学者共有74人,占总数88%。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质

  特质是指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一系列心理品质,包括动机、自我认知、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等,文魁等(2006)认为,创新型科技人才除了具备一般人才的特点外,还具有另外三大特质:首先是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区别于一般人才的根本点;其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从科技创新活动本身的要求出发,快速掌握所需的知识;三是具有强烈的成就欲望,创新成果的社会经济效应越大,越能激发科技人员的成就欲望,科技创新动力越强。

  对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并结合50位学者对科技人才特质的看法,经过频次处理,提炼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55种关键特质。结果发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科技综合能力、深厚的专业知识、洞察力与观察力、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富有创造力、独立性强、科学实践能力等特质出现频次最高,如表1所示。

  总体看,创新型科技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表1  科技创新人才特质及频次分析

 

       创新意识源于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每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都善于质疑,敢于质疑。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能面对困难,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遇到挫折时保持乐观的态度,时刻保持符合科学思维规律的创造力。其次,具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并且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这是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做出创新贡献的基本条件。第三,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尤其作为科技领军人物,优秀者总能高瞻远瞩,引导并促进本领域内的科技人员实现自主创新。第四,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规范中央企业领导人医疗保健的看法和建议(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