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字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效果(2)
2015-04-10 01:11
导读:1.广告中通常使百、千、万等数词的含义虚化,表达“扩大”的总体特征,这类数被称作满数。如: (9)我来迟了,因为我走了几万年。——碧云洞矿泉水广
1.广告中通常使百、千、万等数词的含义虚化,表达“扩大”的总体特征,这类数被称作满数。如:
(9)我来迟了,因为我走了几万年。——碧云洞矿泉水广告
(10)万家乐,乐万家。——万家乐电器广告
(11)哪怕你稀释一千倍,它依然有着纯正的奶香一炼乳广告
例(9)运用拟人营造和消费者一见如故的亲切感。“几万年”的时间概念契合了地质循环的漫长周期,同时暗示着碧云洞矿泉水是采自地下的优质泉水。例(10)在语言上有很强的对称性和节奏感。“乐万家”是“万家乐”主谓互换后的变体,从空间范围上肯定了该电器的品牌影响力。例(11)巧用一个让步假设,以“一千倍”的多次概念反向推动“纯正奶香”的诉求表达。
2.数字夸张的另一种情形是歉数的运用。“歉数”是相对于满数而言的,它能以最少的数量透视最大功效,在落差间产生夸张效果。如:
(12)只用一滴,令你步入一个超凡的世界。——百爱神牌香水广告
(13)为一支骆驼牌,我宁愿走一英里路。——骆驼牌香烟广告
(14)尝一口抵上一千句话。——麦克法伦果品公司广告
以上三例都采用了最小系数词“一”,突出极小单位的最强吸引力或最高美誉度,通过反差膨胀“优质”的印象,并且把消费者引入放大性推理过程。这里的“一”负载着“试用装”式以局部放射整体的功能。例(12)和(14)都是承诺式的诱惑。例(13)则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用夸张的评价与受众沟通感受,经历式的倾诉更易于产生心理上的亲近。 三、抽象化诉求表达
通常使用一组数字或数码组合,即多个数字的并置或整合拓宽了广告语言的艺术表现空间,为修辞手法运用提供了可能。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1.对比。通过两个数字之间的联系或差异产生说服力。它们代表对立的两个意义范畴,广告则扮演着裁判角色,通过对博弈双方中一方的选择和另一方的排斥赋予受众某种观念。如:
(15)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海王银杏叶片广告
(16)用量少、1比4,时间省、1比4,去污强、1比4。——活力28超浓缩型洗衣粉广告
单个数字进入广告对比语境后,字面上代表具体数值的功能将被大大弱化,而重在定义一种属性。如例(15)中用“30岁”代表“年轻的”、“健康的”,相反,“60岁”代表“年老的”、“衰朽的”,构成对立关系。而“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与“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借助颠倒反差,构成另一重对立关系,以警示的方法激发欲求。例(16)反复使用“1比4”,“1”代表省量省时高效的超浓缩型特征,而“4”则代表普通洗衣粉的性能。用量、耗时、去污能力三个方面的平行对比全面肯定了活力28的品质。以上这些数字都脱离了原来的精确数值指代,被抽象化了。
2.谐音。利用数字与语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