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培育企业公民文化(2)

2016-06-25 01:01
导读:近年来,“企业公民”理论逐步为越来越多的国际优秀企业所接受并付诸实践,它们认识到成功的企业必须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做好自己的商业品牌;另一

   近年来,“企业公民”理论逐步为越来越多的国际优秀企业所接受并付诸实践,它们认识到成功的企业必须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做好自己的商业品牌;另一个就是树立好企业的社会公民品牌。传统的成本、质量、服务已经成为最基本最平常的标准,而道德标准正在成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为了适应这种新的管理趋势,这些企业开始从更广泛的公众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对自己的监督、检验和认可,推动员工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塑造和展现企业有益于公众、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面形象。
目前在财富500强企业中,95%的企业都建立了企业公民行为理念和规范,也有叫管理哲学的。这类企业通常被世人视为是有责任心和道德感、稳健发展、值得信赖、值得长远期待的企业。它们能够在世界范围取得成功,与长期进行企业公民运动方面的建设也是有直接关系的。
   中国的一些优秀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企业公民运动的重要性,意识到社会责任理念与事业成功的不可分割。
  
   三、在实践中培育企业公民文化,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水准。
  
   1、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构建“企业公民”价值观的养分,向员工阐述企业的价值标准。企业公民文化建设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构建“企业公民价值观”。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经说过,海尔20年立于不败之地缘于对三个关系的把握,这三个关系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价值观,如果把企业当成一个人,它就是人的灵魂,如果把企业比做一艘船,它就是罗盘。企业短期的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但是保持企业持续增长的价值公理的力量却只能从人类几千年历史中追寻。在西方,传统宗教就已经开始教育和要求教徒在经商的时候关注公共道德和社会福利。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哲学和历代商界发展典范中也有类似的思想。但是很遗憾的是从100年前开始的对中华文化的全盘否定,导致传统的社会价值体系在这100年里几乎被彻底摧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不可否认,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中并不都是精华。但一些基本价值观,诸如人本、和谐、诚信、互利、修已安人、止于至善,是经历几千年文化变迁和社会实践而被证明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精神财富,对当今中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仍然具有启发意义,能为当代中国企业职业道德体系的建立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一个企业如果能构建起类似的价值观,将对员工的职业行为发出很强烈的取向信号,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
   2、培育健康的“企业公民”基层文化,向员工阐明什么样的行为受到企业欣赏。正如前面所述,职业道德规则的变形往往来自于基层文化的解构,同时操作中也不可能依靠寥寥几条规则来制约所有职业行为。人的观念、理念、思想认识是决定性的因素,必须培养出健康的“企业公民”基层文化,并使得从业人员认可这种文化,才能切实地指导员工行动。比如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克己成人,成人达己”就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基层文化。它体现了“利他”的思想观念,要求员工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对方利益的最大化;不但要考虑对方的近期利益而且要考虑对方的长远利益;不但要考虑当事人双方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社会的利益,最终取得“双赢”和“多赢”,
   3、构建细致的职业伦理规范体系,告诉员工应该如何进行工作实践。在许多跨国企业的公民伦理规范中有非常系统的体现道德原则的条款,用以引导员工合理合法地赚钱。由于系统和细致,指导效果非常之好。因此我们在企业公民运动实践中,也要注意构建系统的职业伦理规范体系,包括涉及具体职业行为的伦理规则和纪律,使员工明了哪些是必须遵守的规则,哪些是可以合理自由扩展的领域。 论文出处(作者):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谈现代会计核算分析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上一篇:广州物流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实例剖析(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