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培育企业公民文化

2016-06-25 01:01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论培育企业公民文化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社会各行业职业道德失范的新特点,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社会各行业职业道德失范的新特点,介绍了 “企业公民”运动的有关情况。指出培育企业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文化是提升职工职业道德水准的关键。   
  从2004年11月开始,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全国部分省市的2000位公众进行了一年一度的常规民意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现状的满意和幸福程度,结果分别有37.8%; 20.2%和3.2%的公民选择了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
   很多人认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给公众带来较强的满足感、幸福感,但实际中却出现了背离,我认为个中原因值得每一个社会成员认真思考。
   经济发展的确有助于增加幸福感,不过,人们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许多和财富无关的因素,例如本文探讨的职业道德问题就是影响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信任是产生市场交易的前提,但是由于职业道德的缺乏,现在交易双方之间充满了猜忌,经济活动的成本已经到了很高的水平。对此有论者曾尖锐地指出:“现今的中国市场是一个流淌着无限商机而却始终缺乏秩序感与道德感的竞技场。”。
  
   一、当前社会职业道德失范的特点。
  
   1、社会对其有较高期望值的一些人群的职业道德素质普遍下降。人们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道德期望值。通常认为,社会的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卫生工作者、金融工作者等应该表现出较高道德层次,但是当前的问题恰恰是这些人群频频出现职业道德沦丧的现象。最近有网民评选出“中国十大荒唐禁令”,诸如“严禁官员用公款打麻将”、“海关官员不得庇护走私”、“中小学教师严禁奸污猥亵女生”等都郑重其事地出现在一些行业守则或要求之内。这些禁令初看“荒唐”,但若回到现实中,又会发现它们并不荒谬,因为破坏这些底线的事情频频发生,社会生存的基础不断面临威胁。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2、有相当部分人群丧失了对职业道德的敬畏感。道德的约束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内在的良心信念,还有一个是来自外在的舆论。现在内心自律已经是很成问题,而他律不足也非常严重。很多人心目中早就假定周围人群和他一样,知道不会有人谴责他,所以肆无忌惮,敢于和别人商量着一起做坏事,敢于教唆别人做坏事,敢于展现自己做坏事。问题是真的没有人以其为耻,会站出来对他们假以辞色,甚至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同流合污。这是职业道德严重失范的新特点。
   3、不是职业道德的文本准则而是潜规则在起支配作用。社会学研究发现,任何国家的军队都没有条例规定新兵要给班长倒洗脚水,但各国新兵偏偏都在这样做。如果当了新兵不给班长倒洗脚水,在道德上是正义的,但在这个班组却是无法生存的。这个研究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职业道德的潜规则而不仅仅是关注文本准则。实际上很多组织内部都有独特的基层文化或者潜在规则,对一些不良行为起着“激励”或“赞许”作用。
   这几个新特点告诉我们: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绝不止是个人素质的问题,组织的价值观、商业伦理底线、内部文化、工作规则等等决定了其员工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与低。我认为这是今后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时要重点关注和把握的。
  
   二、“企业公民”运动——世界范围的新兴潮流
  
   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企业公民”运动这样一个新生事物。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贝瑞特对什么是企业公民曾经有过精辟的阐述:所谓“企业公民”是指企业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的一举一动都与社会息息相关,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企业应当为社会的发展尽到自己的责任,这些责任不是外界或社会强加的,而是企业作为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    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与中国今天同样的道德问题,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最初将问题归咎于人的素质,强调要对员工进行不断的职业道德教育,逐渐地人们认识到企业在其中的责任。企业是庞大的机器,以服从为天职的个人特别是中下层员工在其中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于是人们开始对企业报以期望,期望企业不仅仅是解决就业、赚取利润和缴纳税收,更希望企业在享受社会赋予的条件和机遇时,也应该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希望企业能有效地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例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同经营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维护市场秩序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要有道德地做生意。“企业公民”这个反映这种期望的运动也便应运而生。
上一篇:广州物流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实例剖析(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