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与财务风险防范

2016-12-17 01:13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与财务风险防范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本文分析了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财务风险,就如何做好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框架进行了阐述,以防范风险。
  关键词:施工企业 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框架 防范
  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合同订立、施工和工程交点三个主要经营过程构成了施工企业基本的经济活动。其在生产和经营各方面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都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的单件性,施工企业一般不会重复生产同一产品;二是先有订单(合同),后组织生产;三是多处露天分散作业,不会局限于固定区域和固定场所;四是施工周期长,跨一个年度甚至多个年度。宏观经济和投资政策的变化对施工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也比较剧烈。
  以上特点给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使施工企业财务运作风险较为集中。为了规避和应对各种财务风险,施工企业有必要建立起内部控制框架,以规范施工企业经济行为,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源于内部控制的薄弱
  第一,大部分施工企业不具备完善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无法应对充分竞争甚至是过度竞争的建筑市场环境;第二,管理方法落后和过程控制失当是导致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第三,风险评估控制不足,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企业财务风险就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企业的头上,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实现既定生产任务和效益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顺利运转,必须建立一套防范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框架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内在要求。
  2 构建内部控制框架以防范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中国大学排名
  内部控制框架理论已逐步成为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利器,内部控制框架是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而构建的一个控制系统,是现代内部控制理论经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三个阶段后新的理论成果。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而施工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框架,要按照规范规定,以内部控制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第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营造良好的企业控制环境;第二,识别、分析各种风险,构建风险评估机制;第三,强化控制措施的执行,设立良性的控制活动;第四,建立广泛的信息与沟通,防止舞弊发生;第五,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具体措施上,施工企业应做如下关注:
  ①放弃报价在直接费以内的合同和现金保函占合同总价比例较大(如30%以上)的项目,做到风险规避;②项目施工中,对分承包商的选择与管理要进行资质审查和业务素质考核,管理的触角要伸向基层工人,支付款项时,认真审核流转票据上内部经办人员(如入库验收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劳务核算人员)的签字确认,检查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合法使用劳动力减少劳动纠纷,做到风险降低;③重视客户的销售收款和款项使用,一个长期的合同项目,要通盘考虑预收款项的消耗,节约资金,控制成本,防止资金流转不畅,期中结算和收款是合同完成下去的保证,要及时办理符合计价条件的分部、分项工程结算,催收工程款,工程完工后,尽快办理竣工结算,拖延办理只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增加管理成本,造成坏账损失;④把专项工程承包给合格的分承包商,购买工程保险、设备保险等做到风险分担;⑤对执行中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建造合同,应提合同预计损失准备来风险承受。⑥施工企业要对业务授权、业务执行、业务记录和业绩检查等职责分人设立,一个职工不要超过一个以上的职责;⑦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对投资、担保、抵押、质押等业务活动制订专项管理制度,不赋予二级管理级次的工程项目部、各分公司投资担保等权限;⑧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确保财产安全;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强化预算约束;⑩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此外,施工企业还应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上一篇:浅析市场营销观念的缺陷及营销理念创新0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