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2)

2017-04-09 01:10
导读:服务理念:供电企业属于社会公用型行业,优质服务应是供电企业文化着重强调的观念。作为供电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应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树立“客户就

  服务理念:供电企业属于社会公用型行业,优质服务应是供电企业文化着重强调的观念。作为供电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应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树立“客户就是上帝”的观念,真诚而高效地为客户服务,赢得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市场理念。买方市场的形成要求供电企业从用户围着企业转改变为企业围着客户转。电力市场的供大于求要求供电企业不仅要适应市场,而且要不断地调研市场、开发市场、开拓市场,以市场为龙头,带动企业的发展。

  效益观念。供电虽然属于社会公用型行业,但也必须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供电企业文化也应突出收益观念,倡导提高资本盈利率,并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在当今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敢于标新立异,开拓电力市场。

  民主精神。供电企业文化必须倡导民主管理。高级管理层在决策时,应该广泛征求员工意见。高级管理人员经常与员工共商企业大事,可以建立起融洽的气氛。

  团队精神。企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应着力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员工个人的荣誉和企业的荣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共同努力把企业建设好。

  三、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释放出他们的最大潜能。以人为本也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供电企业可以从五个方面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

  1、建立岗位流动(或岗位轮换)制度

  人才学有一个叫做“鲶鱼效应”的定律。鲶鱼效应在管理中就是促进员工流动、择优上岗。如果一个企业不鼓励员工流动,那么企业就没有活力。

  2、实现价值分流

  价值分流也就是价值多元化,指企业对员工的价值取向建立多种评价体系,使具有不同能质和能级的人,处于不同岗位和职位的人都难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都能看到自己的前途,都有一个奋斗目标。“单一价值”取向不仅造成人才浪费,而且容易孽生腐败。

  3、增强相互信任

  在一个企业内,如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缺乏相互信任, 他们就不可能真诚合作, 企业也就不可能出现1 1大于2 的整合功能。如何实现信任,就是要高层管理者对基层管理者适当予以放权,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微观管理,就能有效的增强基层供电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增强了相互间的信任。

  4、引导观念更新

  电力体制改革并非仅仅是“体制”改革,更重要的是“观念”转型,对于企业来说,落后的观念也是制约员工才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迫切需要树立三种理念:一是能力差别理念。二是互动管理理念。三是共赢平台理念。

  5、主动承担风险

  供电企业内部的许多创新性工作,风险大,如果对失败惩罚过重,职工就“不敢”创新,所以企业要主动承担创新风险,在企业内创造一种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文化环境。

  四、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文化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生机勃勃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关键就是执行。在领导者的提倡下,执行应该成为企业的基因,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企业运行的三个关键因素:战略、人员与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执行”的精神来指导落实。强化执行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是培养一支善于“两手抓”,能够“两手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队伍。他们着力坚持发挥“一把手”带头和示范作用,使得领导带头执行企业文化。

  二是把从严治党融入从严治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三是把“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融入企业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两手抓”的运行机制。

  四是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投入。

上一篇:基于4Ps理论的湖南农村家电市场营销策略研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