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构建绩效考核体系的方法与途径(2)
2017-08-06 02:13
导读:业务部门考核,根据业务部门的实绩结合本部门的考核办法,进行KPI考核。由财务提供相关考核项目相关详实数据。部门自评、上评、综合评分,根据自评
业务部门考核,根据业务部门的实绩结合本部门的考核办法,进行KPI考核。由财务提供相关考核项目相关详实数据。部门自评、上评、综合评分,根据自评与上评的结果,得出综合评分。
管理岗位考核,管理岗位考核,按“360考核原则”进行。按德行操守等原则进行考评,主要考核指标有:品德、出勤、工作质量、
工作计划、差错率、合作精神等。其中,业务部门得管理岗位结合部门业务考核结果同时进行,按比例分配。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管理岗位评分组成为自评、旁评、上评、上级评分,按比例确定。部门(副)经理以上的能力项目考核按比例计入管理岗位考核评分。
考核结果面谈,各级领导根据考核结果对下属进行,考核面谈,肯定长处,指出不足。将面谈结果形成记录,同时双方签字。被考核员工允许对有异议的考核结果越级向上申述,要求复议,考核小组根据申请进行复议,总经理最终仲裁,形成决议。考核结果与分配,考核小组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上半年的考核工资进行分配。
六、通过考核激励,实现绩效管理目标
绩效管理的源动力是绩效考核与激励。绩效目标体系是维系人员,战略与运营的纽带,它也是绩效管理循环体系的开始,绩效目标做好了,为后续的绩效管理开了一个好头,也就成功一半了。
在每一个团队,不同的人、不同的任务以及不同的环境决定了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多元化、多层次的结构,以有效引导和约束个人行为动机与公司的发展方向在空间上(个人与整体)与时间上(短期与长期)协调一致,并将之与个人动因直联系,增加其约束力,避免员工只是被动的执行上级指令,通过激励形成目标,将考核目标与个人目标联系起来。方案合理化只能使员工接受,但并不能成为执行的诱因。传统激励仅狭义地与工资和奖金挂钩,激励应是一个多元体系,因人而异,更重要的是与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相联系,以形成员工执行的动因。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七、小结
构建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够起一种合同的作用,它明确地表明了组织对员工的要求,相当于一个监察员,代表组织检查每个员工工作的有效性。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控制系统,对促进员工的自我管理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绩效管理把绩效考核、绩效反馈、沟通与所建立的工作目标阶梯相连,实现员工开发与激励的功能,使员工自身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结合,提升企业文化层次,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方振邦,《绩效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30日出版
[2]饶征、 孙波,《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10日出版
[3]美,杰里·W·吉雷 《组织学习、绩效与变革-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19日出版
[4]美,乔治·T·弗里德洛布《企业绩效评测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23日出版
[5]美,Gary P. L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