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空调业将会发生什么?
相信所有读者看完上述一系列的数据和信息之后,均会不约而同地得出一个结论:2003年,中国空调业的价格水平无疑将整体大幅走低,价格战不可避免!当然,对于这一点,本文作者深表认同,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简单的分析:
首先,从经济学的供需平衡原理来看,目前空调行业的产能远远超出市场需求,也就是说3300万的生产能力与现有保守预计1300万的市场需求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要想消化掉剩余2000万台的产能,除了海外市场上的部分定单外,必须对现有国内市场进行挖潜。事实上,对比国内城市居民彩电高达98%的保有率而言,国内城市居民的空调保有率才44%,其潜在市场容量之大无疑足以让众多空调品牌厂家充满无穷的想象!君不见数万元的高端彩电日益成为消费热点,何况数千元的空调乎?降价开道,空调市场扩容势在必行!
其次,仅从2002年700万台的空调库存来说,2003年的价格战已经不可避免。从美的空调2002年的价格下调,到海尔、科龙等大牌厂家闪烁其词的“良性库存”(资料节自中央电视台2月28日晚《经济半小时》节目),再到空调新锐—格兰仕的零库存宣言,2003年空调行业的价格战已经有了最为现实的理由。清仓回本,加速现金的周转已成为空调企业现实的经营压力,降价无疑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套现途径,目前的问题只是在于谁最先实施降价行动而已。
再次,对于国内空调业内三大一线品牌巨头而言,如果说以前的空调行业降价是由行业跟随者(二、三线空调品牌)所发动,那么,2003年将是一线品牌通过降价确保自己继续站稳行业原有优势竞争地位(领袖地位)的最后机遇。相信业内人士对号称“价格屠夫”的奥克斯空调不再陌生,其从一个充其量的三线品牌跃升至二线品牌的前列,只经过短短的一年时间!与此同时,诸如格兰仕、新科、长虹等这些价格竞争的大佬们无不在一旁虎视眈眈,再加上近400家四线乃至不入流的品牌厂家,2003年的价格大战,对于一线品牌而言,准备好了吗?
另外,除了国内空调市场低保有率因素以外,如果从央视的空调广告投放量连续三年的增长,再到新飞公司加入空调的竞争行列等信息,谁也无法否认一点:空调业仍然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成长性行业,其行业利润仍然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远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在这样的一个成长性行业里,在400余家竞争对手和源源不断的新进者(或潜在进入者)面前,空调行业市场仍然处于相对的完全竞争阶段,远没有达到寡头竞争阶段!而所谓的三大一线品牌的优势地位也只能扮演暂时性的行业领袖角色,与彩电行业的长虹、TCL、康佳、创维等寡头地位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如果与微波炉行业里的格兰仕相对垄断地位相比,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