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激励机制在中小企业中的构建及运用
2017-08-16 03:03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探析激励机制在中小企业中的构建及运用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有效的激励机制能起到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
摘要:有效的激励机制能起到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重要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是中小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环境下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本文针对激励机制在中小企业的构建及其具体运用进行探析,说明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重视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激励机制 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0 引言
激励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极为重要的过程之一。一般来讲,激励就是激发鼓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以实现特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基于美国
心理学家AH Maslow 的需求层次理论[1],个体的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在满足了生理、安全和社交等基本需求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激励就是满足这些高层次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而言,激励过程可通过以下三种机理来实现:①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诱因)转化为内部心理动力,从而强化(增强和减弱)人的行为。②使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起来,处在一种激活状态,对行动有强大的推动力量。③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企业管理面临的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和促使员工为实现特定的组织目标做出最大的努力。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员工的个人目标并非总是与组织目标一致。在解决怎样才能使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最大努力这一问题上,激励机制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激励机制构建及其运用的好坏是决定企业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1 构建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
在构建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遵循一些基本原则[2]。
针对性:即激励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并能够满足员工的具体需求。激励过程可简单地概括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决定行为。也就是说员工的需要使员工产生了行为动机,而行为则是动机的表现和结果。因此,是否对员工产生了激励,取决于激励政策是否满足员工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如上所述的美国心理学家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运用到管理上,就是要求管理者要考虑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为每一层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同时还要考虑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并了解员工现在哪一层次的需要占主导地位,从而相应地为该层次需要的满足提供条件。具体来说,从纵向上看,不同层次的员工(知识层次、薪酬层次)处于不同的需求状态,如对于薪酬较低的员工,则要侧重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即提高他们的生存水平);对薪酬较高的员工,更需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横向上看,对于同等层次的员工,由于他们的个性和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需求侧重也有不同,如有些员工很看重物质待遇,有些员工则喜欢娱乐和消遣,还有些员工以钻研某项技术为乐,工作需求强烈。员工的需求是复杂和多样的,企业的激励方式应该因时而变,因人而异,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具有成效。
全面性:主要是指要兼顾物质与精神激励,并实施全面薪酬激励机制。所谓“全面薪酬战略”,是将薪酬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并将两者有机地组合。它目前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薪酬支付方式,也是基于员工各方面需求而制定的一种比较科学的激励机制。外在的激励主要是指可量化的货币性(或物质性)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薪酬,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薪酬,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等货币性的福利以及公司支付的其他各种货币性的开支等。内在的激励则是指那些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或物质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比如对工作的满意度、为完成工作而提供的各种顺手的工具(比如好的电脑)、
培训的机会、提高个人名望的机会、吸引人的公司文化、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以及公司对个人的表彰和谢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