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梳理(2)
2017-08-19 06:56
导读:(1)建立完整权威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有效贯彻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保障。许多成功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大企业都在董事会下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
(1)建立完整权威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是有效贯彻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保障。许多成功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大企业都在董事会下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由董事长兼任委员会主席。此外,这些公司大多还设立了首席风险官,对风险管理进行集权管理,以增强风险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实践表明,建立完整、权威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有利于充分整合和调配企业资源,确保既定的全面风险管理各项制度能够得到有力执行,促进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2)加强风险管理委员会与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国际上成功企业在保障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执行的时候,大都注重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其风险管理委员会都是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直接工作,不受公司执行层的影响。这样就能够确保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整个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独立性,以确保能够客观、公正地审视公司的风险。同样,这些公司还注重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作的审计,成立了独立的、由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审计委员会进行负责,保证了对风险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保证其能向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供独立客观的风险控制改进建议,如意大利的爱迪森集团公司。此外,在这些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中,明确要求引入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或外部的风险管理专家和审计专家,以确保对公司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独立性、客观性、科学性。
(3)注重对风险的量化评估,加强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和储备,是充分发挥全面风险管理作用的必然要求。国际上,如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的企业,非常重视对企业面临风险的量化评估,注重借鉴和吸收金融、保险领域对于企业风险量化描述的方法和手段。这有利于提高风险决策的科学性,从根本上提升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执行科学性。要做到风险相对精准的量化描述,就需要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这些公司非常重视对于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执行过程中关键的风险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特别注重专业审计人才和风险精算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任用,从而为全面、科学地认识和管理风险奠定了人才基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4)构筑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提升风险决策和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信息系统可以让风险管理部门尽快地掌握企业各个环节的风险苗头。以美国花旗银行为例,行长可以通过“集中风险监控系统”显示出来的风险分布图、当前热点风险事件等来及时、直观地掌握企业目前所处的风险状态。这样的工具对于提高企业经营者对风险的感知度和决策的科学性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系统还可以成为风险应对的支撑工具和平台,这一特点在国外一些能源供应企业和公共产品提供商的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平台中已经得到体现。
(5)坚持风险管理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是确保风险管理发挥实效的一项重要原则。风险管理独立性是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核心,是风险管理权威性的根本保证,要求有独立的机构、人